Please wait a minute...
本期目录
2007年 第26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07-04-25
    进展与述评
    氯铝酸型离子液体催化烷基化的研究进展及工业化前景
    彭 朴,葸 雷,马传彦,段启伟
    化工进展. 2007, 26(4):  453. 
    摘要 ( 171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总结了近20年来国内外在氯铝酸型离子液体的酸性表征和烷基化催化方面的研究,在综述了大量实验室研究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少数中试研究讨论了氯铝酸型离子液体的工业化应用前景。
    Al2O3催化臭氧化去除水中有机物的研发进展
    王丽波;孙志忠
    化工进展. 2007, 26(4):  460. 
    摘要 ( 162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综述了Al2O3应用于非均相催化臭氧化体系的研究进展,对比了催化体系和单独臭氧体系对水中有机物的去除效果,从催化剂对有机物的吸附、溶液的pH值影响、溶液中存在的无机离子和臭氧的分解机理方面,探讨了影响Al2O3催化臭氧化体系催化效果的主要因素,分析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展望了Al2O3催化剂在水处理方面的应用前景。
    油脂酯交换反应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刘晓华;朱华平;吴宗斌;张 萍;毛宗强
    化工进展. 2007, 26(4):  467. 
    摘要 ( 169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综述了均相碱性催化剂和多相碱性催化剂,尤其是碱土金属氧化物、阴离子型层柱化合物和新型分子筛材料在油脂酯交换反应中的应用;针对高酸值油脂的特点,对“两步酯交换法”和固体酸催化法进行了讨论,并对应用性能较好的带磺酸根的稠环化合物型和介孔材料催化剂的结构与催化性能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评述了生物酶催化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污染物排放少以及超临界酯交换反应具有体系不怕水、反应速率快等优点。
    钛硅复合氧化物光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冀晓静,郑经堂,石建稳,赵玉翠
    化工进展. 2007, 26(4):  472. 
    摘要 ( 199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介绍了溶胶–凝胶法、水解沉淀法、水热合成法制备钛硅复合氧化物光催化剂的研究进展,评述了3种制备方法的优缺点以及添加硅对TiO2光催化活性的影响:添加硅后增大了催化剂的比表面积,提高了TiO2晶型转变温度,增强了其表面酸度,生成的Ti—O—Si键抑制了TiO2粒径的增大,拓宽了催化剂的禁带宽度,从而提高了光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并对该领域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四氯化碳催化加氢研究进展
    张东宝,朱建军,单玉华,李明时
    化工进展. 2007, 26(4):  477. 
    摘要 ( 185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从四氯化碳选择性加氢脱氯催化剂的活性组分、反应机理和催化剂失活及预处理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四氯化碳选择性加氢脱氯反应及催化剂的最新研究进展,简述了反应温度、压力和n(H2)/n(CCl4)比对四氯化碳催化加氢产品分布的影响,并指出了四氯化碳选择性加氢脱氯反应的发展方向。
    芳香族化合物的固体酸催化硝化研究进展
    梅光泉;陶 琪;许诏怡;熊知行;郑寿荣
    化工进展. 2007, 26(4):  481. 
    摘要 ( 174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介绍了以硝酸、混酸、硝酸与乙酸酐混合有机酸酯、氮的氧化物等作为硝化剂的固体酸催化硝酸芳烃的研究进展。评述了HM、HZSM-5、MCM-41、Fe2O3/SO42-、ZrO2/SO42-、沸石BEA、5A分子筛、NaY分子筛等为催化剂催化硝化芳香族化合物的反应性能及其特点。
    L-N-氨甲酰水解酶研究进展
    梅艳珍,何冰芳,欧阳平凯
    化工进展. 2007, 26(4):  485. 
    摘要 ( 187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L-N-氨甲酰水解酶是酶法制备天然、非天然L-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的关键酶之一。L-N-氨甲酰水解酶具有很大的工业应用潜力和价值,由于许多L-N-氨甲酰水解酶稳定性差、活性低等特点,限制了此酶的广泛应用,因而寻求高活性、高稳定、广泛底物特异性的L-N-氨甲酰水解酶作为催化剂尤为重要。本文重点介绍了微生物L-N-氨甲酰水解酶的最新应用、在微生物中的分布、克隆与表达等进展。
    枞酸和去氢枞酸生物活性衍生物研究进展
    韩春蕊;宋湛谦;商士斌
    化工进展. 2007, 26(4):  490. 
    摘要 ( 182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分析对比了提纯枞酸的几种方法,综述了去氢枞酸的提纯方法,概括总结了枞酸和去氢枞酸的生物活性衍生物的合成和生物活性研究现状,并展望了其发展趋势。
    α-羟基乙酸合成与分析方法综述
    胡基埂
    化工进展. 2007, 26(4):  496. 
    摘要 ( 183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α-羟基乙酸是一种重要的大宗精细化工中间体,广泛应用于黏合剂、金属清洗、生物降解材料、染色、纺织,而且是个人护理产品的重要组成成分。化学法生产羟基乙酸存在原料消耗大、产品收率低、环境污染严重等缺点;生物法合成羟基乙酸条件温和、底物转化率高,为绿色合成羟基乙酸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文章比较了各种羟基乙酸定性及定量分析方法,综述了羟基乙酸分离方法,特别是溶剂萃取和协同萃取效应。最后,分析了羟基乙酸的开发前景。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用阻醇质子交换膜研究进展
    张 颖,尹玉姬,姚康德
    化工进展. 2007, 26(4):  501. 
    摘要 ( 174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是近十年兴起的新型燃料电池,并以其独特的优点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质子交换膜的性质是影响电池性能的关键因素。本文在介绍近两年质子交换膜研究最新进展的基础上,综述了天然聚合物用作质子交换膜材料的研究情况,并分析了其优劣势及应用前景。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用有机-无机杂化质子交换膜研究进展
    靳 豪;谢晓峰;尚玉明;冯少广;吕亚非
    化工进展. 2007, 26(4):  507. 
    摘要 ( 180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介绍了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用有机-无机杂化质子交换膜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综述了杂化膜的种类、制备方法、结构与性能和质子传输机理,展望了杂化膜的研究方向。
    CFD-PIV流场分析技术应用于太阳热水系统的研究进展
    艾 宁;樊建华;计建炳
    化工进展. 2007, 26(4):  513. 
    摘要 ( 150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综述了CFD-PIV技术应用于太阳热水系统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该技术用于提高太阳热水系统热效率的优越性,说明了太阳热水系统是应用最广泛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之一。分析系统内的流体流动状况对于强化太阳热水系统中的对流传热过程、优化系统结构、提高系统热效率,进而指导太阳热水系统的工程设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利用计算流体力学和粒子图像测速技术相结合来分析流场是化学工程相关研究的发展趋势。
    低温脱硫剂的研究进展
    李 芬,张 杰,姜安玺,邵纯红,闫 波
    化工进展. 2007, 26(4):  519. 
    摘要 ( 155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介绍了国内外低温脱硫剂的研究现状。阐述了应用于低温条件下的活性炭、氧化铁和氧化锌等单一组分脱硫剂的脱硫机理、动力学模型及再生方法。总结了脱硫剂结构、原料气组成和工艺条件等因素对硫化氢脱除效果的影响。简述了复合脱硫剂的研究进展及工业化应用情况。展望了低温脱硫剂的研究前景。
    鸟粪石除磷工艺研究进展
    佟 娟,陈银广,顾国维
    化工进展. 2007, 26(4):  526. 
    摘要 ( 165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介绍了国内外鸟粪石除磷工艺的研究现状、工艺控制因素及经济实用性,表明了该工艺可以在高效去除污水中磷的同时生成鸟粪石(磷酸氨镁,MAP)——一种优质肥料,同时对今后该工艺的发展前景与研究的方向提出展望。
    超临界流体在非催化反应中的应用
    刘 翀,韩金玉,常贺英,王 华
    化工进展. 2007, 26(4):  531. 
    摘要 ( 205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依据超临界流体自身的特点,在反应中既作为溶剂又作为催化剂,从一个全新的角度介绍了超临界流体在非催化反应中的新成果、新动向。主要阐述了包括超临界水、甲醇、二氧化碳在有机反应中的应用,并与传统催化反应进行了比较,同时探讨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
    研究开发
    超声波结合复合絮凝剂强化生物污泥脱水研究及其作用机理
    朱书卉,许红林,韩萍芳
    化工进展. 2007, 26(4):  537. 
    摘要 ( 186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了超声波结合复合絮凝剂促进剩余生物污泥脱水及其作用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复合絮凝剂PAM-PAFC的投加比(质量比)为1∶1、投加量为污泥干基7‰时,其絮凝效果优于单一絮凝剂,再经20 kHz、400 W/m2超声处理2.5 min后,污泥体积缩小86%左右,含水率可降至79%,比无超声作用时污泥干基含水率减少7%左右。通过电镜观察发现,小功率超声可促进污泥中小团块的碰撞,增加污泥的絮凝性;投加PAFC后,污泥絮体呈现较为平坦的均匀絮状形态,存在孔洞;再投加PAM后,絮体具有起伏不平的链网状结构,形成比表面较大的复杂形体的絮体,脱水效果优于单独投加PAFC;再经超声处理后,污泥絮体比未加超声时团聚性增强,孔洞增大,脱水性能更佳,脱水效果优于单独投加PAFC-PAM。
    旋转填料床中臭氧化处理染料废水的试验
    刁金祥,刘有智,李 鹏,王 贺,焦纬洲
    化工进展. 2007, 26(4):  542. 
    摘要 ( 158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了在旋转填料床中O3氧化处理染料废水。主要考察了超重力因子β、初始pH值和气液比等因素对脱色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β的增大脱色率增大,β大于100后对脱色率增大不明显;脱色率随染料废水初始pH值增加呈先增大后略微下降的趋势;最佳初始pH值为10~11;气液比的增加有助于脱色率的提高。与传统O3气液反应设备相比,旋转填料床的高效传质特性可以提高O3的氧化功效和利用率,节约O3的消耗量。
    环状氯化磷腈微胶囊阻燃剂的研究
    刘亚青,赵贵哲
    化工进展. 2007, 26(4):  550. 
    摘要 ( 157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甲苯2,4-二异氰酸酯和己二胺为原料,采用界面聚合法,制备了囊心为环状氯化磷腈、囊壁为聚脲的微胶囊阻燃剂。热重分析表明:微胶囊阻燃剂的热分解温度比环状氯化磷腈大大提高。将所制微胶囊阻燃剂应用于聚丙烯,阻燃、抑烟效果优于环状氯化磷腈,且聚丙烯/环状氯化磷腈微胶囊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大大优于聚丙烯/环状氯化磷腈材料的性能。
    纳米SiO2/PS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王文生,高保娇,蒋玉梅,黄曦桥
    化工进展. 2007, 26(4):  554. 
    摘要 ( 178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无水乙醇为溶剂,使用偶联剂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对纳米SiO2 表面进行了化学改性,采用溶液聚合法在改性后的纳米粒子表面接枝苯乙烯,然后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纳米SiO2/PS复合材料。利用红外光谱考察了改性前后纳米SiO2与硅烷偶联剂、苯乙烯的相互作用;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复合材料的断面形貌结构,研究了纳米SiO2含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纯聚苯乙烯相比,纳米SiO2质量分数为4%时,复合材料的缺口冲击强度提高了7.6%、拉伸强度提高了0.98%,显示出纳米SiO2对聚苯乙烯具有同时增强增韧的效果。
    PAN基高模碳纤维阳极氧化的表面处理
    侯永平,王浩静,李东风
    化工进展. 2007, 26(4):  558. 
    摘要 ( 163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阳极氧化法对PAN基高模碳纤维进行连续表面处理,重点研究了氧化电流密度对碳纤维宏观力学性能、表面形貌、表面酸性官能团以及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CFRP)层间剪切强度(ILSS)的影响。结果表明,电流密度对纤维力学性能、表面形貌影响不大;氧化后纤维表面总的酸性官能团显著提高,最大增幅达13倍左右;适当的处理条件可使CFRP的ILSS从28.4 MPa提高到80 MPa以上。
    掺杂与表面包覆对尖晶石型LiMn2O4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胡拥军,李义兵,吴四贵
    化工进展. 2007, 26(4):  563. 
    摘要 ( 161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固相法制备了Cr3+和F-同时掺杂的尖晶石型LiMn2O4正极材料,并对掺杂材料进行氧化铝表面包覆改性,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研究了材料的表面形貌和晶体结构,用充放电实验和交流阻抗技术测试了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LiMn2O4在掺杂Cr3+和F-及表面包覆氧化铝后仍为尖晶石型结构,随掺杂和包覆量的增加,材料首次放电容量降低,但循环性能明显改善,其中未掺杂、掺杂量为0.10和表面包覆0.3%的氧化铝的材料室温首次放电容量分别为125.3 mA•h/g、117.5 mA•h/g和113.7 mA•h/g,循环25次后容量保持率分别为82.7%、91.5%和93.6%,而55 ℃下25次循环后放电容量及其保持率以表面包覆氧化铝的最佳,分别达到104.2 mA•h/g和92.1%。
    一株聚乙烯醇降解酶产生菌的产酶条件优化
    姚璐晔,堵国成,华兆哲,陈 坚
    化工进展. 2007, 26(4):  567. 
    摘要 ( 159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枯草芽胞杆菌WSH-062在摇瓶培养中能产生胞外的PVA降解酶。通过单因素及正交实验对其进行了发酵条件的优化。研究结果表明:该菌产生的PVA降解酶为诱导型酶;2 g/L的复合氮源(NaNO3和酵母粉的配比为1∶1)就能满足细胞生长和产酶的营养需要。正交实验分析得到最优的发酵培养基为:PVA 30 g/L,酵母粉12.2 g/L,NaNO3 10.1 g/L,MgSO4·7H2O 0.35 g/L,KH2PO4 3 g/L,pH值7.2。优化之后的PVA降解酶酶活达到5.00 U/mL,比优化前提高了4.75倍,并且重复性较好。
    含硅水凝胶膜中Na+的渗透性
    黎新明,崔英德,尹国强,贾振宇,廖列文
    化工进展. 2007, 26(4):  572. 
    摘要 ( 226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腔膜法测定Na+在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与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及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共聚物水凝胶角膜接触镜材料中的渗透系数,研究了Na+渗透系数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Na+在水凝胶膜中的扩散过程为稳态扩散,其渗透系数随温度升高而显著增大,但温度超过60℃,Na+渗透系数的增大幅度显著下降;水凝胶膜中Na+的渗透系数随NVP及KH570质量分数增多而增大,但KH570的质量分数超过15%,Na+的渗透系数反而随KH570含量增多而减小,其原因在于Na+被聚合物中的微孔陷阱捕获而无法跳出。
    复合型缓蚀剂的缓蚀性能
    任晓光,谢云峰,宣征南
    化工进展. 2007, 26(4):  577. 
    摘要 ( 199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考察引起空冷器腐蚀的主要参数,即腐蚀因子(Kp)的条件下,通过配制模拟腐蚀溶液,采用电阻探针腐蚀速率测试装置,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有机缓蚀剂苯并三唑及其复合物的缓蚀性能。结果表明:缓蚀剂苯并三唑及其复合物之间具有良好的协同缓蚀作用,有效地降低了金属表面的腐蚀速率。
    应用技术
    高纯度丙烯中烃类杂质分析方法的比较与优化
    苏胜利,魏德俊
    化工进展. 2007, 26(4):  580. 
    摘要 ( 170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从柱温控制的角度对分析标准推荐的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和改进,从而保证了正常操作状态下各组分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全部符合分析标准的规定;色谱运行时间由原来的40 min减少到20 min,而且达到了丙烯中烃类杂质组分完全分离的色谱效果,实现了一次进样分析。色谱仪的占用由原来的3台减少到1台,降低了分析成本。
    乙酸甲酯与甲醇共沸物催化精馏水解工艺
    邱 挺,吴燕翔,王良恩,赵之山
    化工进展. 2007, 26(4):  584. 
    摘要 ( 175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乙酸甲酯与甲醇共沸物为原料,采用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研究了乙酸甲酯催化精馏水解工艺。在实验中以捆扎包作为催化剂的装填方式,系统地研究了催化精馏段和提馏段的高度、进料位置、进料中含甲醇、水酯物质的量比、回流进料比和空速等对酯分解率的影响,获得了最佳的工艺条件。分析了传统的水解分离工艺,提出了可行的新工艺。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新工艺系统的能耗比传统的固定床工艺降低39.99%。
    聚环氧琥珀酸用于高炉煤气洗涤水的阻垢分散
    何永智,张冰如,李风亭,王 森
    化工进展. 2007, 26(4):  590. 
    摘要 ( 163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静态阻垢实验、 Zeta电位测定实验、极化曲线测定实验,研究了聚环氧琥珀酸的阻垢、分散及缓蚀性能。重点对聚环氧琥珀酸的阻垢及分散性能作了讨论。实验结果表明了PESA阻垢、分散性能优良。将聚环氧琥珀酸(PESA)用于某钢铁厂高炉煤气洗涤水的阻垢分散,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节能技术专栏
    核磁共振处理稀土活性复合物用于燃油节能环保
    辛寅昌,周世光,康 峰,许东彬,安 骏
    化工进展. 2007, 26(4):  594. 
    摘要 ( 236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报道了一种新型节能技术,该技术通过NMR处理含稀土物质,然后用作柴油添加剂,从而实现节约燃料、减少磨损、降低有害排放的目的。采用了合理的实验方法来评价经NMR处理的油溶性稀土活性物的节油效果、减少磨损的效果以及降低有害排放的效果,实验证明有比较明显的节油、减磨、降低有害排放的结果,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还对该技术的机理做了初步的探讨,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过程系统工程专栏
    PSE在石化科技创新中的应用
    郭锦标,傅 军
    化工进展. 2007, 26(4):  599. 
    摘要 ( 201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过程系统工程(process system engineering,简称PSE)的各项技术在石化科技创新的各个环节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PSE的各项技术在石化工艺开发、催化材料研究和新产品设计、反应机理研究中的应用背景、应用过程和若干典型应用结果。针对科技创新与生产经营越来越紧密的趋势,讨论了PSE技术在促进过程控制与优化集成技术的开发、新仪器研发,并介绍了PSE技术在原油加工流程优化和生产调度优化等领域的应用前景。指出了PSE技术在石化科技创新中进一步应用的方向。
京ICP备12046843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994号
版权所有 © 《化工进展》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青年湖南街13号 邮编:100011
电子信箱:hgjz@cip.com.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