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Rss服务
Email Alert
首页
关于本刊
投稿须知
期刊目录
期刊订阅
会议活动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English
关于本刊
本刊荣誉
编委会
理事会
征稿简则
重点栏目介绍
稿件处理流程
收付费情况
论文模板
出版伦理
本杂志发行版块分析
媒体介绍
广告报价
广告要求
本期目录
2008年 第27卷 第7期 刊出日期:2008-07-05
上一期
下一期
进展与述评
煤层气中CH
4
/N
2
分离工艺研究进展
郭 璞,李 明
化工进展. 2008, 27(7): 963.
摘要
(
149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介绍了近期针对煤层气中CH4/N2体系的分离工艺研究进展。论述目前应用于CH4/N2体系分离的主要方法,包括低温精馏、变压吸附和膜分离工艺,探讨了各种方法在不同工艺条件下的分离效果,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特点和技术上的改进,展望了未来的研究发展方向。
钯铜复合膜透氢性和稳定性研究进展
李新利,蒋 炜,梁 斌
化工进展. 2008, 27(7): 968.
摘要
(
171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钯铜复合膜透氢性和稳定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综述。阐述了透氢性能影响因素包括膜载体、膜组成及膜厚度、操作压力、操作温度;稳定性能影响因素包括扩散障碍层、金属偏析和硫化氢中毒。并详细介绍了钯铜合金复合膜硫化氢中毒现象和金属偏析现象的机理研究。
焦化废水中的杂环化合物及多环芳烃降解的研究进展
许俊强,郭 芳,全学军,赵清华,储 伟
化工进展. 2008, 27(7): 973.
摘要
(
222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综述了近年来焦化废水中的杂环化合物和多环芳烃降解的研究进展,总结了物理法的降解研究,归纳了生物法的降解机理,概括了化学法的研究进展,最后指出了焦化废水降解的研究方向。
基因工程菌在不对称还原制备手性醇中的应用进展
王 普,祖 蕾,何军邀,周丽敏
化工进展. 2008, 27(7): 977.
摘要
(
186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综述了基因工程菌在手性醇合成中的研究情况。介绍了合成手性醇的酶学研究及酶的基因特性,重点阐述了工程菌的质粒构建及表达体系对不对称合成的催化效率和立体选择性的影响,并对基因工程菌不对称还原制备手性醇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表面活性剂作为发酵促进剂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卫云路,郑 成,宁正祥
化工进展. 2008, 27(7): 983.
摘要
(
198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谷氨酸发酵为例综述了国外将表面活性剂作为发酵促发剂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国内外将表面活性剂应用在以发酵法生产氨基酸、酶制剂、新型材料等工业中作为促发剂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其中存在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废啤酒酵母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孙伟峰,周素梅,王 强
化工进展. 2008, 27(7): 990.
摘要
(
226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从酵母的营养与有效成分入手,全面回顾了近年来国内外利用废啤酒酵母开发食用营养酵母、分离蛋白、肽、氨基酸等新蛋白资源产品,生产酵母抽提物功能性调味品,以及提取β-葡聚糖、甘露聚糖、海藻糖、SOD、谷胱甘肽等功能活性物质方面的研究动态和进展,阐述了对废啤酒酵母资源综合利用的重要性。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
4
的研究进展
唐致远,邱瑞玲,腾国鹏,刘元刚
化工进展. 2008, 27(7): 995.
摘要
(
179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从LiFePO4的结构出发,分析了该材料所特有的优越性能以及存在的缺陷,阐述了物理掺杂和体相掺杂两类改性方法的特点和取得的成效。在此基础上,介绍了高温固相法、共沉淀法等方法合成LiFePO4的最新研究进展,探讨了各种制备方法的优缺点,并简要评述了LiFePO4未来发展的前景以及为使该材料走向实用化应注重的研究方向。
阻燃剂微胶囊化的研究进展
石 磊,包宗宏
化工进展. 2008, 27(7): 1001.
摘要
(
217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综述了微胶囊阻燃剂的发展和其相对于传统阻燃剂的优点及微胶囊阻燃剂囊壳材料的新进展,并对各种阻燃剂的微胶囊化及其最新应用进行了阐述。介绍了界面聚合法和原位聚合法的新工艺,并介绍了溶胶-凝胶、溶剂蒸发、超临界等3种新的微胶囊阻燃剂制备方法。
核壳型纳米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王仕英,黎汉生,吴 芹
化工进展. 2008, 27(7): 1007.
摘要
(
172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综述了核壳型纳米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详细介绍目前核壳型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在太阳能电池用电极材料、光致发光材料、磁性材料、催化材料、传感器材料等方面的应用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核壳型纳米氧化物复合材料的应用发展趋势。
双金属氰化物催化环氧化物开环聚合的研究进展
王景霞,范晓东,周志勇,程广文,刘建勋
化工进展. 2008, 27(7): 1012.
摘要
(
177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综述了近年来双金属氰化物催化剂制备聚醚多元醇的研究进展,详细介绍了双金属氰化物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环氧化物的聚合机理、聚合工艺方面的研究现状,并展望了催化剂制备及其催化环氧化物合成聚醚今后的研究方向。
单事件方法在酸催化复杂反应动力学领域的研究进展
石铭亮,翁惠新
化工进展. 2008, 27(7): 1017.
摘要
(
163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单事件方法的研究发展概况进行了介绍,同时对单事件方法在加氢裂化、加氢异构化、催化裂化、烷基化和甲醇制烯烃反应动力学模拟中的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单事件方法的应用研究表明其在酸催化复杂反应动力学研究中将有重要意义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丙烯多相共聚催化剂及工艺技术研究进展
宁英男,杜 威,姜 涛,王登飞
化工进展. 2008, 27(7): 1022.
摘要
(
152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丙烯多相共聚技术是改进聚丙烯性能的有效手段。综述了近年来丙烯多相共聚催化剂的研究进展;介绍了采用原位技术制备丙烯多相共聚物的主要生产工艺;指出将Ziegler-Natta催化剂和茂金属催化剂的有效结合制备丙烯多相共聚物是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
减压膜蒸馏浓缩盐水溶液的研究现状
程鹏高,唐 娜,王学魁
化工进展. 2008, 27(7): 1027.
摘要
(
201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减压膜蒸馏技术是一种新型膜分离技术,在许多领域中呈现出明显优势。综述了减压膜蒸馏技术浓缩盐水溶液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影响分离性能的相关因素以及该技术在处理浓盐水中的应用效果,指出了减压膜蒸馏技术浓缩盐水溶液的应用前景。
研究开发
间甲酚高效降解菌的筛选及其降解特性
付 柳,任 源,韦朝海
化工进展. 2008, 27(7): 1032.
摘要
(
218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广东韶钢焦化厂废水处理站好氧池中的污泥作为菌源,分离出能降解间甲酚的复合菌种,根据其功能性命名为CDMs(cresol degrading micro-organisms)。通过摇瓶试验考察了环境条件对该菌种降解间甲酚的影响,确定了最适pH值、接种量、温度及常见金属离子浓度影响的范围。得到间甲酚的最适降解条件为pH值6.2~7.2、接种量10%~15%、温度35~40 ℃。当K+、Na+、Ca2+、Fe3+和Mg2+的浓度分别为50 mg/L、2000 mg/L、3 mg/L、1.5 mg/L及4~10 mg/L时,CDMs对间甲酚的降解表现出高活性。Cu2+严重抑制该降解过程。在一定环境条件下,CDMs对不同初始浓度间甲酚的降解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特征。当间甲酚初始浓度为551 mg/L时的平均降解速率达到8.4 mg/(L· h)。表明所分离得到的CDMs在适宜条件下可高效降解间甲酚并体现出较强的毒性耐受能力。
H
2
S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制备及其性能
缪明生,钟 秦,曲虹霞
化工进展. 2008, 27(7): 1038.
摘要
(
165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尿素燃烧法制备La0.6Sr0.4Co0.2Fe0.8O3-δ(记作LSCF,下同)钙钛矿型阴极催化剂前体粉末,经800℃锻烧后具有典型的钙钛矿结构。在400~950 ℃温度范围内,催化剂具有较高的电导率,满足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的要求。研究了以H2S为燃料气时,单体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CoS-Mo2S)/BaCe0.9-xZrxY0.1O3/LSCF在不同温度下的电化学性能以及脱硫性能。结果表明:电池的最大电流密度、最大功率密度以及对H2S的脱除率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反应温度为850 ℃,燃气流量为50 mL/min的条件下,电池的最大电流密度和最大功率密度分别为39.52 mA/cm2,6.38 mW/cm2;900 ℃时,H2S的脱除率达72%。
KOH-KNO
3
二元亚熔盐分解铬铁矿的实验研究
张 洋,孙 峙,郑诗礼,张 懿
化工进展. 2008, 27(7): 1042.
摘要
(
235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采用添加硝酸钾的方法以强化铬铁矿的KOH亚熔盐氧化分解过程。实验考察了碱矿比、盐矿比、氧分压、气体流量以及反应温度等工艺参数对铬铁矿分解过程的影响,以明确KOH-KNO3二元亚熔盐分解铬铁矿的分解条件。结果表明,反应温度与碱矿比对铬转化率影响显著,氧气分压与气体流量的影响次之。在KOH亚熔盐体系中加入KNO3后,碱矿比可由4∶1降到2∶1;铬铁矿分解过程的动力学方程符合1+2(1-x)-3(1-x)2/3=kt,表观活化能为55.63 kJ/mol,为内扩散控制过程。KNO3通过强化氧传递过程而明显促进了铬铁矿的分解。
V
2
O
5
/石墨复合材料的电容性能
王 虹,唐致远,李中延,柳 勇,谢 辉
化工进展. 2008, 27(7): 1048.
摘要
(
194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溶胶凝胶法制备V2O5,采用球磨法将V2O5与石墨进行固相混合,经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循环伏安、交流阻抗等测试手段分析,得出石墨可改变V2O5电极的微结构和组成;由20%V2O5/C复合材料和石墨组成的非对称电化学电容器,以1 mol/L LiClO4(EC:DEC=1:1)有机溶液为电解液,比能量可达到18.3 W·h/kg,比纯V2O5提高56.8%,循环400次后复合材料的容量衰减为25.68%,比容量和循环性能较掺杂前得到显著提高。
免疫淀粉微球的制备及其结合特性
朱友双,孙庆元,蒙 敏,朱 强,陈 曦
化工进展. 2008, 27(7): 1052.
摘要
(
185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反相微乳法合成淀粉微球,采用环氧氯丙烷活化淀粉微球,考察了活化过程中的影响因素,确定了活化的最佳优化条件;再将制备的肝特异性脂蛋白(liver specific lipoprotein,LSP)抗体与淀粉微球交联,得到免疫淀粉微球;阐述了免疫淀粉微球对抗原肝特异性脂蛋白(LSP)的结合特性。经测定单位淀粉微球交联LSP抗体的量为 7.7 mg/g,单位免疫淀粉微球结合LSP的量为 0.5 mg/g,表明被交联的抗体保持了较高的生物活性。
微波水热法制备超顺磁性Fe
3
O
4
纳米粒子
李冬梅,徐光亮,熊 坤,丁 宇
化工进展. 2008, 27(7): 1056.
摘要
(
200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微波水热法制备超顺磁性Fe3O4纳米粒子,讨论了[Fe3+]/[Fe2+]、晶化温度、晶化时间、pH值4因素对平均粒度大小的影响,探索Fe3O4纳米粒子的最佳制备条件,在该基础上采用油酸对其进行表面改性。利用XRD、FT-IR、TEM和VSM对Fe3O4纳米粒子的结构、形貌、磁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改性后的纳米Fe3O4粒子为粒度均匀的球形,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平均粒径约8 nm;该产物具有超顺磁性,饱和磁化强度为61.8 emu/g。
小型变压吸附制氧的真空解吸实验
翟 晖,刘应书,张 辉,刘文海,曹红程
化工进展. 2008, 27(7): 1061.
摘要
(
212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实验研究了真空环境对小型变压吸附制氧的影响,考察了真空解吸与常压解吸两种条件下,进气压力、产氧量与均压时间对氧气纯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真空解吸有利于提高氧气纯度和缩短产氧启动时间;真空解吸条件下,进气压力、产氧量与均压时间的变化对氧气纯度的影响规律与常压解吸时相同,但影响程度减弱。
超声法制备Ce
4+
/13X分子筛的吸附脱硫性能
单佳慧,刘晓勤,崔 榕
化工进展. 2008, 27(7): 1065.
摘要
(
164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在离子交换过程中引入超声的方法制备了Ce4+/13X分子筛,考察了超声法对分子筛的制备及脱硫性能的影响,并考察了静态吸附条件对Ce4+/13X在低硫模型汽油(硫含量为23 mg/kg)中的脱硫性能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法可显著缩短分子筛离子交换平衡的时间,提高离子交换度,且能有效地提高活性组分Ce在分子筛表面的含量,脱硫实验结果也显示吸附容量有明显的提高。常温常压,吸附时间为2.5 h,剂油质量比为0.0072的条件下,Ce4+/13X对噻吩的脱硫效果最好,吸附量为0.07653mmol/g,脱硫率可达到76.5%。Freundlich等温式能很好地关联噻吩在Ce4+/13X上的吸附平衡数据。450 ℃空气气氛中焙烧4 h的方法,可较好地再生Ce4+/13X。
超重力法脱除变换气中的CO
2
郭 锴,李幸辉,邹海魁,初广文,杨春基,陈建峰
化工进展. 2008, 27(7): 1070.
摘要
(
176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N2和CO2的混合气体模拟变换气,采用苯菲尔溶液为吸收液进行了超重力法脱除CO2的实验研究,考察了反应温度、系统压力、超重力水平、气液比对反应器出口CO2含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和超重力水平的增强,反应器出口CO2含量先降后升;随着压力的升高,反应器出口CO2含量逐渐降低;液体流量一定时,随着气液比的增大,反应器出口CO2含量逐渐升高。
自然冷能处理溴氨酸水溶液方法的初步研究
费学宁,杜国银,刘晓平,王金方
化工进展. 2008, 27(7): 1074.
摘要
(
167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含溴氨酸(1-氨基-4-溴-蒽醌-2-磺酸钠)的水溶液为研究对象,利用北方冬季自然冷能冷冻分离含有机物水溶液,研究有机物的冷冻分凝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溴氨酸水溶液完全冻结后,其冰样可明显分为4层:微污染层、洁净层、混合层和析出层。微污染层冰融水随溶液初始浓度的增大而有机物的去除率下降;洁净层随着溶液初始浓度从50 mg/L增大到4000 mg/L,其体积从占冰样总体积的76.5%降低到35.3%,但其水质不受溶液初始浓度(<2000 mg/L时)的影响,其TOC值保持在6 mg/L左右;在溶液临界温度下加入种冰可消除微污染层,加入种冰时溶液的最佳预冷温度为1 ℃。溶液在不同初始浓度下,加入种冰对冷冻分离效果无明显影响;在相同冷冻条件下,不断分离析出冰层,反复冷冻剩余母液,在冷冻过程中,溴氨酸以颗粒形式析出,析出冰样冰融水水质随着冷冻次数的增加有机物去除率减小。
离子交换法去除磺化泥浆体系钻井废水COD的探索
穆 波,张红岩,吕荣湖,刘丽丽,张 瑶,郭绍辉
化工进展. 2008, 27(7): 1080.
摘要
(
199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分别在静态和动态条件下用筛选出的大孔弱碱性离子交换树脂D301R进行了去除磺化泥浆体系钻井废水COD的探索研究。静态试验表明,在适宜的操作条件下,钻井废水的COD去除率可达到90%,出水COD<100mg/L;盐碱混合液(NaCl/NaOH)对树脂的再生效果较好。柱动态吸附和动态洗脱再生试验的结果表明, COD达标(<100mg/L)处理量接近100床层体积,树脂的再生率可以达到81%。
微波降解水相中的多氯联苯
王 晔,王光龙
化工进展. 2008, 27(7): 1085.
摘要
(
162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微波辐射技术降解水中的多氯联苯,研究了微波技术降解水相中多氯联苯的影响因素,并探索了多氯联苯在微波辐射下的降解规律。采用紫外分光光度仪和红外吸收光谱法以及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和定性分析微波降解后多氯联苯的浓度及降解产物。发现该技术在微波功率为480 W、辐射时间3 min、水样为弱酸性时可以有效降解多氯联苯,降解率为70%,产物为联苯。
规整填料型加氢脱硫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评价
张立佳,杨红健,侯凯湖
化工进展. 2008, 27(7): 1090.
摘要
(
207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电化学方法制备多孔氧化铝膜,并负载Mo-Co活性组分制得了金属支撑-多孔层规整填料型加氢催化剂。采用BET和SEM技术表征了多孔性氧化铝膜的物理结构,并考察了电解及后处理条件的影响。结果表明,电解液浓度、氧化时间、水封时间、水封温度等对多孔氧化铝膜的比表面积影响显著。采用二次氧化的方法,在质量分数为4%的草酸电解液、氧化时间1 h、 80 ℃水封3 h条件下,所制备的多孔氧化铝膜具有相对较大的比表面积。汽油重馏分加氢反应结果表明该类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
Dawson型磷钨杂多盐催化氧化苯乙烯制苯甲醛
李家其
,尹笃林
,
徐
琼
,郭
军
,周
辉,陈
萌
化工进展. 2008, 27(7): 1096.
摘要
(
162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考察了在丙酮中以过氧化氢为氧化剂,二缺位
Dawson
型杂多化合物
K
10
Na
2
H
2
P
2
W
16
O
60
为催化剂氧化苯乙烯合成苯甲醛的反应。发现该工艺中主要生成苯甲醛,少量副产物是环氧苯乙烷和苯乙醛等。在催化剂、苯乙烯、过氧化氢摩尔比为
1
∶
100
∶
300
的条件下,
65 ℃
反应
10 h
,苯乙烯转化率达
95.4 %
,苯甲醛选择性为
95.6 %
。该工艺产物分离简便,不使用含氯原料和有害的重金属,苯甲醛可达食品级标准。
改性羽毛蛋白接枝丙烯酸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与吸水性能
尹国强,崔英德,陈循军
化工进展. 2008, 27(7): 1100.
摘要
(
196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改性羽毛蛋白和丙烯酸为主要原料,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过硫酸钾-亚硫酸氢钠为引发剂,采用溶液聚合法制备了羽毛蛋白接枝聚丙烯酸高吸水树脂P(MFP-g-AA),并对其吸水性能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P(MFP-g-AA)吸去离子水倍率达到559.4 g/g,在0.3 MPa的压力下保水率达85%,且比聚丙烯酸树脂(PAA)具有更好的耐盐性能、保水性能和更宽的pH适用范围。与PAA相比,P(MFP-g-AA)在0.9%NaCl溶液和人工尿液中的吸水倍率分别由56.9 g/g和51.8 g/g提高到68.7 g/g和61.3 g/g,并且在pH=7~11的介质中都有优良的吸水效果。
O
-二酸单酯-
N
,
N
双长链烷基壳寡糖的制备及表征
顾丹丹,辛梅华,李明春,周景润
化工进展. 2008, 27(7): 1106.
摘要
(
167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壳寡糖与月桂醛反应生成 Schiff 碱,再用 NaBH4还原合成 N,N-双十二烷基化壳寡糖,然后在均相条件下与酸酐反应制备了含有不同亲水基团的新型双亲性壳寡糖衍生物:O-丁烯二酸单酯-N,N-双十二烷基壳寡糖(OBDCS)、O-丁二酸单酯-N,N-双十二烷基壳寡糖(OSDCS)和O-邻苯二甲酸单酯-N,N-双十二烷基壳寡糖(OPDCS)。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和元素分析等方法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试验了其溶解性能。结果表明,改性产物的溶解性能明显优于未改性的N,N-双十二烷基壳寡糖,拓宽了壳寡糖的应用范围。
利用环氧丙烷对
γ
-丁内酯的催化扩环反应一步法合成内酯型冠醚
赵 权,夏咏梅,方 云
化工进展. 2008, 27(7): 1111.
摘要
(
172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探索用Mg-Al基复合物催化剂催化环氧丙烷(PO)嵌入γ-丁内酯(GBL)经扩环反应一步法合成内酯型冠醚的新方法。FTIR、HPLC-(ESI)MS及UV的表征结果表明上述反应形成了内酯型冠醚的特征结构。此合成方法简便快捷,转化率高,无须稀释剂。实验结果表明150~160 ℃、0.5~0.6 MPa、n(PO)∶n(GBL) = 13∶1条件下γ-丁内酯的转化率达到90.4%。
新型分子内复合型抗氧剂的合成及性能
王 鉴,纪 巍,张学佳,王丽娟
化工进展. 2008, 27(7): 1114.
摘要
(
194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甲酯(MPC)、亚磷酸二乙酯和十八碳醇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型分子内复合型抗氧剂[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酰基磷酸双十八酯。研究了催化剂种类及用量、溶剂及合成工艺条件对反应的影响。通过FTIR和元素分析证明产品与设计的分子结构一致。用有机锡做催化剂,在优化的合成条件下,产品熔点为47.7~49.2℃,收率>75%。将该产品应用于聚丙烯中,氧化诱导期、熔体流动速率、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测试结果表明其具有良好的抗氧作用。
应用技术
过程能量综合技术在味精生产企业能量优化中的应用(Ⅰ)
——味精企业“三环节”能量结构模型的建立与用能分析评价
解新安,林静仪,刘华敏,丁年平
化工进展. 2008, 27(7): 1119.
摘要
(
159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根据所建立的味精企业“三环节”能量结构模型,对某味精生产企业的能量系统进行了热量平衡、火用 平衡以及能量效率的计算和分析,并分别对能量利用环节、能量回收环节和能量转换环节的能量利用、能量回收和能量转换效率进行了评价,分析研究了该厂各环节能量效率低下的因素,指出了该厂存在着巨大的节能潜力。
差压热耦合蒸馏节能技术
李 洪,李鑫钢,罗铭芳
化工进展. 2008, 27(7): 1125.
摘要
(
177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开发了一种广泛适用于蒸馏分离过程的新型差压热耦合蒸馏技术,该技术将精馏塔分割为两个压力不同的塔,利用高压塔顶蒸汽作为低压塔底的热源,实现热能的耦合匹配,达到蒸馏过程大幅度节能的目的。利用计算机模拟方法对该技术应用在丙烯-丙烷分离和混合C4分离过程中的节能效果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与现有常规蒸馏过程相比,差压热耦合低能耗蒸馏过程能耗可以分别降低92.3%和87.1%,节能效果显著。
树脂分离技术在酶法制备1,3-丙二醇中的应用
彭益强,兰 琳,陈 巍,方柏山
化工进展. 2008, 27(7): 1129.
摘要
(
162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从几种吸附树脂中筛选出了树脂DA201。树脂DA201对酶、辅酶吸附较少(吸附率分别为13.13%,14.5%)且对酶活无较大破坏,对产物1,3-丙二醇(1,3-PD)与二羟基丙酮(DHA)吸附较多(吸附率分别为23%,27%)。利用树脂DA201进行产物的富集分离及酶、辅酶回流再利用,实现伴有辅酶NADH再生的1,3-PD酶法连续反应。在底物浓度为1 g/L时,树脂质量浓度为底物浓度的4.8倍、吸附时间为6 h,树脂DA201对底产物有较好的吸附分离效果。在此条件下进行1,3-PD的2个批次连续制备,第1、第2批次1,3-PD转化率分别为42.9%、35.5%,总转化率为39.72%。实验结果说明,吸附树脂对底产物、酶与辅酶具有一定的分离作用,利用树脂的分离作用可有效地实现伴有辅酶再生的酶催化反应的连续进行。
在线办公系统
作者登录
专家审稿
编委终审
编辑登录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下载排行
阅读排行
被引用排行
RSS
E-mail Alert
作者中心
论文模板
论文摘要写法
标准关键词库
中图分类号查询
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论文著作权授权声明书
《化工进展》编辑部与北京进展期刊社有限公...
更多>>
专家中心
专家审稿须知
综述性文章评审意见表
研究性文章评审意见表
《化工进展》第十一届编委会
《化工进展》第十届编委会
《化工进展》第九届编委会
《化工进展》第八届编委会
更多>>
编辑部公告
“多相流测试”专刊开放投稿啦!
乘风破浪 直挂云帆 ——《化工进展》主编谭天伟...
致谢:《化工进展》2023年度审稿专家
关于表彰中国化工学会会刊 2023 年度高被引...
关于表彰中国化工学会会刊 2023 年度优秀审...
“热化学反应工程技术”专刊开放投稿啦!
“碳氢资源清洁高效利用”专刊开放投稿啦!
更多>>
友情链接
中国化工学会
化学工业出版社有限公司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科学网
更多...
京ICP备12046843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994号
版权所有 © 《化工进展》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青年湖南街13号 邮编:100011
电子信箱:hgjz@cip.com.cn
本系统由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