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本期目录
2010年 第29卷 第12期 刊出日期:2010-12-05
    特约评述
    共沸蒸馏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胡 松,张冰剑,佘志鸿,陈清林
    化工进展. 2010, 29(12):  2207. 
    摘要 ( 255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共沸蒸馏为共沸物或相对挥发度接近于1的非理想物系的分离过程提供了选择。介绍了蒸馏残余曲线图的热力学原理,并以反应蒸馏生产乙酸乙酯工艺为例说明了蒸馏残余曲线图在流程设计等方面的应用。分别从夹带剂选择、过程设计、过程集成强化、过程控制等角度阐述了共沸蒸馏过程相关理论研究进展;在应用方面,主要综述了乙醇、异丙醇稀溶液、稀乙酸等脱水及回收利用情况,共沸蒸馏过程强化反应蒸馏、变压共沸蒸馏、共沸蒸馏耦合膜分离研究进展情况以及反应蒸馏工艺的局限性,并对其未来的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化工过程与装备
    气相法聚丙烯生产技术进展
    宁英男1,董春明1,王伟众2,徐昊垠1,姜 涛1
    化工进展. 2010, 29(12):  2220. 
    摘要 ( 254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从生产工艺特点、反应条件和产品特点方面详细介绍了气相法聚丙烯生产工艺如BP公司的Innovene工艺、智索公司的Chisso工艺、联碳公司的Unipol工艺、BASF公司的Novolen工艺、住友化学公司的Sumitomo工艺、Basell公司的Spherizone工艺。介绍了气相法聚丙烯催化剂给电子体研究新进展。概述了我国近几年气相法聚丙烯生产工艺的应用现状,并对我国气相法聚丙烯生产工艺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建议。

    热耦合技术应用于共沸精馏系统的研究
    孙兰义,昌兴武,谭雅文,李 军,李青松
    化工进展. 2010, 29(12):  2228. 
    摘要 ( 237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异丙醇脱水为例提出了一种热耦合共沸精馏序列的设计和优化方法,应用该方法可以将常规的双塔共沸精馏序列转化为热耦合共沸精馏序列并保证各操作参数的最优值。同时,利用Aspen Plus 模拟软件,对异丙醇脱水的常规共沸精馏序列和热耦合共沸精馏序列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热耦合共沸精馏序列不但提高了热力学效率、降低了能耗,并且能较大幅度地减少CO2排放量。

    裂解/烧焦切换操作的双辐射段裂解炉的数值模拟
    周先锋1,2,王国清2,张利军1,2,刘俊杰2,杨元一1
    化工进展. 2010, 29(12):  2234. 
    摘要 ( 219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Gambit软件对双辐射段裂解炉进行几何建模和网格划分,选择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的标准k-ε湍流模型、有限速率/涡耗散燃烧模型和P1辐射模型,对裂解炉辐射段和对流段进行数值模拟计算。模拟计算结果表明,裂解辐射段的烟气温度高于烧焦辐射段;在炉管中心面处,裂解辐射段的压力略高于烧焦辐射段,烟气流动的线速度明显大于烧焦辐射段;两个辐射段的炉管管壁温度分布不一致。尽管裂解辐射段的横跨段出口面烟气平均温度高于烧焦辐射段,但高温烟气没有流入烧焦辐射段且流向对流段的烟气温度场随着对流段高度上升逐渐均匀,该计算结果说明了双辐射段裂解炉的裂解/烧焦切换操作是可行的,并可进一步优化双辐射段裂解炉的结构和操作。

    不同固相黏度模型对鼓泡床气泡行为的数值模拟
    林亮成,郑 忠,陈 伟,张 晋
    化工进展. 2010, 29(12):  2242. 
    摘要 ( 262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双流体模型,应用Fluent软件包对带有单喷嘴的二维鼓泡床中气泡行为进行数值模拟。采用常固相黏度模型(CPV)和基于颗粒动理学的固相黏度模型(KTGF),通过计算气泡的形成、气体泄漏率、气泡直径及气泡上升速度对不同模型进行比较研究,其中编程实现了KTGF模型中的Lun等模型与HrenyaSinclair模型模块。通过与文献中的实验数据进行对比发现KTGF模型普遍优于CPV模型,其中Lun等模型与HrenyaSinclair模型的模拟值最接近实验数据。

    强化换热凹槽管内流动与传热数值模拟
    闫云飞1,2,刘 科2,张 力1,2
    化工进展. 2010, 29(12):  2250. 
    摘要 ( 222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水为工作介质,应用三维常物性不可压缩流体稳态湍流模型,对凹槽管内的流动、阻力与传热性能进行了模拟研究,并与光滑管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凹槽管主要通过扰动、漩涡使层流底层的局部温度梯度变大,从而使换热性能比光滑管强。凹槽结构能显著增强流体的扰动和相互掺混,并产生径向漩涡,减小边界层厚度,加剧流体湍流,促使边界层表面快速更新,从而强化传热,但同时也使其流动阻力增加。最后应用场协同理论,从局部换热角度分析了凹槽管强化换热的机制。强化换热另一重要途径是使换热器内速度场与温度梯度场之间夹角变小,改善速度场与温度场协同程度。

    硫脲基烷基咪唑啉季铵盐缓蚀剂在油水两相中的传质性能
    张光华,王腾飞,董惟昕
    化工进展. 2010, 29(12):  2254. 
    摘要 ( 232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测定了硫脲基烷基咪唑啉季铵盐缓蚀剂在油水两相中的分配系数,通过分配系数和有关假设,计算出硫脲基烷基咪唑啉季铵盐缓蚀剂在分配时的DG0® wDS0® wDH 0® w值,并考察了温度、盐浓度、油水比例、缓蚀剂浓度和时间对缓蚀剂在两相间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油水比例和缓蚀剂浓度对油水两相间传质起着正效应,而盐浓度对油水两相间传质起着负效应作用。

    精馏回收制药废液中四氢呋喃和甲醇工艺的模拟与实验
    郑纯智,李 锋,文颖频,刘晓云
    化工进展. 2010, 29(12):  2260. 
    摘要 ( 214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ChemCAD软件对含有四氢呋喃、甲醇和水的制药废液的萃取精馏分离进行了模拟。以ChemCAD软件确定乙二醇为萃取剂,采用三塔流程分离该混合物。首先模拟以具有24块理论板的精馏塔进行萃取精馏从混合物中分离出四氢呋喃,废液在第17块板以饱和液体进料,萃取剂在第2块板以饱和液体进料,溶剂比采用1.65,回流比为1.5,四氢呋喃回收率可达99.5%。萃取剂乙二醇回收所需塔板数为5块,甲醇回收所需塔板数为18块。通过实验验证了萃取精馏模拟结果的可靠性。

    天然气水合物的有效能量及CO2排放强度分析
    林 曦,刘振宇
    化工进展. 2010, 29(12):  2265. 
    摘要 ( 269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与天然气、石油、煤等常规化石能源以富集态赋存、以赋存态开采不同,天然气水合物大都以固态分散赋存于地层的孔隙中,对其中所含天然气的开采要求水合物的原位分解。天然气水合物原位分解需要能量输入,既包括水合物的分解焓,也包括水合物和多孔地层(介质)升温所需的热量。由于天然气水合物的赋存条件差异很大,开采时水合物和多孔地层升温所需的热量不同,一些条件下天然气水合物的可利用能量(有效能量)会远低于常规天然气,单位有效能量所产生的总CO2排放量甚至会高于石油和煤。为了量化认识这个现象,本文进行了天然气水合物开采能耗的热力学计算,分析了水合物赋存状况与产出天然气的有效(净)能量的关系,计算和讨论了不同赋存条件下天然气水合物在热能利用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并与常规化石能源进行了对比。

    能源加工与技术
    利用树干毕赤酵母发酵玉米秸秆制备燃料酒精
    张 强1,戈兴炜2,Anders Thygesen3,Anne Belinda Thomsen3
    化工进展. 2010, 29(12):  2270. 
    摘要 ( 212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湿热预处理(195 15 min)与同步糖化发酵对玉米秸秆制备酒精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玉米秸秆经过湿热预处理后,86.5%纤维素保留在滤饼中,而大部分半纤维素被溶解。在底物质量体积含量50 g/L,温度30 pH5.5,摇床转速130 r/min条件下,树干毕赤酵母(Pichia stipitis)利用预处理后的玉米秸秆经过192 h同步糖化发酵,酒精浓度达到了12.12 g/L,对应的酒精产量和生产效率分别为0.34 g/g(葡萄糖+木糖)和0.065 g/(L·h)。该项研究为工业化生产打下了基础。

    工业催化
    高分散金纳米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夏寒梅,陈立芳,方云进
    化工进展. 2010, 29(12):  2274. 
    摘要 ( 171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纳米金催化剂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在CO氧化、水煤气转换及各种烷烃催化氧化等方面都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其粒径效应对纳米金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有重要影响,本文详细介绍了高分散纳米金催化剂制备的研究现状及最新的含金纳米反应器的设计合成进展。

    气相合成邻甲(乙)氧基苯酚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朱小梅1,孙 冰1,许海梁1,邹秀晶2,李雪梅3
    化工进展. 2010, 29(12):  2283. 
    摘要 ( 186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综述了气固相法合成邻甲(乙)氧基苯酚反应过程、所用的催化剂及反应机理的研究进展情况。主要介绍了高岭土、水滑石、氧化物、分子筛、磷酸盐等催化剂体系对邻苯二酚与甲(乙)醇(或碳酸二甲酯)气相合成邻甲(乙)氧基苯酚的催化性能。其中,磷酸盐系催化剂是目标反应中催化性能较好的催化剂,其转化率和选择性可达到90%以上,寿命可达2000 h以上,有希望应用于工业生产。简要说明了该反应的机理研究情况,弱酸-弱碱中心的共同存在对反应更有利。

    合成气制低碳醇钼基催化剂助剂的研究进展
    史雪敏,杨绪壮,白凤华,瑙莫汗,苏海全
    化工进展. 2010, 29(12):  2291. 
    摘要 ( 202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钼基催化剂具有独特的抗硫性和抗积炭性,在合成气制低碳醇催化体系中最具发展前景。钼基催化剂催化性能受助剂的影响较大。碱金属的加入能明显提高催化剂对醇的选择性,但使CO转化率下降;碱金属盐中阴离子种类对反应活性影响显著;将CoNiRh等加入碱金属掺杂的催化剂中,可以提高C2+醇的选择性;助剂Rh有利于醇选择性的提高,但反应条件苛刻,成本较高。不同类型催化剂的催化反应机理不同,与表面物相种类有关。选择适当助剂,有望得到性能优良的CO加氢合成低碳醇钼基催化剂。

    MoVTeNbO催化剂用于丙烷选择氧化与氨氧化研究进展
    王 鉴,李安莲,邴国强,乔 岩,赵洪坤,王绪文
    化工进展. 2010, 29(12):  2298. 
    摘要 ( 189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综述了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MoVTeNbO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制备过程中溶液的pH值、干燥方式的选择及热处理过程对催化剂活性相形成的影响,阐述了在晶相结构方面最新的研究成果以及晶相结构与催化反应性能的关系。总结了在该催化剂上丙烷氧化制丙烯酸和氨氧化制丙烯腈的反应机理。优化制备条件、提高晶格氧的扩散速率,调控催化剂的酸碱性以及引发活化烃或氧的活性中心是获得优良催化性能的关键因素。

    炭载体对乙炔氢氯化反应金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
    王芳超,高官俊,胡瑞生,杨绪壮,苏海全
    化工进展. 2010, 29(12):  2304. 
    摘要 ( 217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氯金酸为前体,不同孔结构的活性炭为载体,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负载型金催化剂,用于乙炔氢氯化反应,发现载体孔结构对反应活性及选择性影响显著。具有适当微孔孔径的活性炭负载的金催化剂,其活性及选择性较好;微孔孔径太小不利于气体扩散,乙炔转化率低;中孔丰富微孔少的载体,虽然转化率较高但氯乙烯选择性下降,产物中出现二氯乙烷。3种催化剂最佳反应温度都低于160 ,但稳定性较差,400 min内转化率都低于10%。程序升温还原(TPR)结果表明,Au3+与活性关系密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测定了样品中的金含量,用氮吸附方法测定了载体和催化剂的比表面积(BET)和孔结构,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研究了催化剂样品的形貌。

    La-Ni-Mo-B非晶态催化剂高温催化苯酚加氢脱氧及失活性能
    胡 韬,杨运泉,王威燕,刘文英,贺 恒,陈来福
    化工进展. 2010, 29(12):  2309. 
    摘要 ( 209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NH4)6Mo24Ni(NO3)2La(NO3)3为原料,NaBH4为还原剂,采用化学还原法制备出非晶态催化剂La-Ni-Mo-B,以苯酚为模型化合物研究其加氢脱氧性能。结果表明,非晶态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加氢脱氧活性,而在548 K时苯酚转化率降低至58.5%。主要原因是该非晶态催化剂在548 K下,颗粒发生明显团聚,比表面积显著下降,非晶态Ni活性中心发生晶化,电子转移减少,抑制了催化剂的加氢活性,使反应路径偏向直接脱氧的方式进行,从而导致经过高温热处理的La-Ni-Mo-BC)在523 K时,苯酚转化率下降至37.5%,芳香烃苯的含量增加至22.3%

    材料科学与技术
    分子印迹技术及其应用
    王 颖,李 楠
    化工进展. 2010, 29(12):  2315. 
    摘要 ( 230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分子印迹是一项具备特异识别功能的新兴技术。本文介绍了其发展历程、基本原理及应用,并对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表征方法等进行综述。主要介绍了模板分子、功能单体、交联剂、溶剂、致孔剂和反应条件等因素对分子印迹聚合物制备的影响及本体聚合、原位聚合、沉淀聚合、悬浮聚合、表面印迹、电聚合等制备方法。另外对近年来分子印迹技术在生物学、分析化学、天然产物化学、医药以及有机合成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总结。

    掺杂二氧化锡的应用研究进展
    李振昊,李文乐,孔繁华,阎立军,任春晓
    化工进展. 2010, 29(12):  2324. 
    摘要 ( 221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二氧化锡是一种重要的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材料,二氧化锡掺杂处理后具有独特的光学和电学性能,使其在众多领域展具有广泛的应用。本文主要介绍了掺杂二氧化锡在气体传感器、化工催化、电池电极材料、涂料、压敏材料以及有机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总结了掺杂二氧化锡在不同领域应用的特点,并指出掺杂二氧化锡的机理研究和制备工艺对其性能和实际应用的重要性。

    麦草木质素在甘油蒸煮过程中结构的变化
    陈晓旭1,2,孙付保1,2,张建华1,2,毛忠贵1,2
    化工进展. 2010, 29(12):  2330. 
    摘要 ( 201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主要对麦草经过甘油蒸煮后分离得到的木质素进行化学结构分析,并将其和麦草中原有的木质素进行对比。可知,两种木质素均是由愈创木基、紫丁香木基和对羟苯基木基3种基本结构单元组成,其中愈创木基单元为主要单元。麦草在蒸煮过程中,连接木质素苯丙烷单体的醚键在蒸煮过程中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生成新的酚羟基和醇羟基,从而造成甘油木质素的紫外吸收峰较二氧六环木质素的紫外吸收峰向长波方向移动(红移)。由两种木质素的凝胶色谱可知,二氧六环木质素和甘油木质素的数均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31722241,重均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66012361,多分散系数分别为2.081.05。甘油木质素较二氧六环木质素相对分子质量更小更均匀,这种较窄的分子量分布有利于其更广泛的应用。

    Nb2O5?nH2O/C的制备与表征
    李伟伟,张向军,卢世刚
    化工进展. 2010, 29(12):  2341. 
    摘要 ( 265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草酸铌水溶液中加入乙二醇制备碳负载的纳米级氧化铌颗粒,采用TG/DSCFTIRXRDHRTEM等研究了反应产物和反应过程。研究表明:Nb2O5·nH2O中同时存在吸附水、结晶水和结构水,均匀地分布在炭黑表面;反应过程是乙二醇和草酸铌首先形成螯合物,此螯合物在加热条件下分解,分解产物与氨水进行化学反应产生含水氧化铌。

    自组装片状纳米碳酸钙的制备及表面改性
    赵丽娜1,2,孔治国1,2,王秀艳1,2
    化工进展. 2010, 29(12):  2346. 
    摘要 ( 230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沉淀反应法,以有机质十八碳醇磷酸酯(ODP)作为添加剂,制备了一种新型的自组装片状纳米碳酸钙材料。所得产品通过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A、活化度和接触角等测试手段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当ODP添加量为2.0%时,碳酸钙活化度可达到99.9%,接触角为123.8°,具有较好的疏水性。所以ODP的加入不仅可改变碳酸钙粒子的形貌,而且在碳酸钙晶体的结构和性能等方面起着重要调控作用。

    生物化工
    1,4-二氢吡啶衍生物的手性拆分及不对称合成进展
    卢定强1,2,常亚军1,凌岫泉1,陈 佳1,赵 鹏1,王加力1
    化工进展. 2010, 29(12):  2351. 
    摘要 ( 200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4-二氢吡啶衍生物(1,4-DHPs)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是重要的钙离子拮抗剂,详细介绍了拆分法以及不对称合成法制备光活性1,4-二氢吡啶衍生物的研究进展。拆分有化学拆分和酶拆分两种,化学拆分法主要包括经典成盐法和形成非对映体酯法,用于拆分1,4-DHPs的酶有脂肪酶和蛋白酶两种。分析了几种方法的优缺点,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反胶团萃取分离地木耳中藻蓝蛋白
    甘林火,翁连进
    化工进展. 2010, 29(12):  2362. 
    摘要 ( 204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反胶团萃取分离地木耳中藻蓝蛋白。分别考察水相pH值、离子强度和种类、有机相中有机溶剂配比、表面活性剂浓度和助溶剂浓度对萃取行为的影响;同时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反萃取过程中反萃液种类、浓度和pH值对萃取液中藻蓝蛋白反萃取行为的影响,最终得到适宜的萃取分离工艺条件。结果表明:0.05 mol/L CTAB/正己醇-正辛烷(体积比14)的反胶团体系用于萃取pH=7的地木耳细胞破碎液,藻蓝蛋白萃取率可达 98.1%,分配系数达到50.7;溶液中不同离子种类和强度对萃取率影响不同,萃取率随着离子强度增大而降低;采用pH=4.03 mol/L KBr反萃液反萃藻蓝蛋白,反萃率可达98.5%,其纯度可达16.8

    生物催化肉桂醇制备3-苯丙醇
    张笮晦1,2,刘雄民1,马 丽1,陈晓水1
    化工进展. 2010, 29(12):  2368. 
    摘要 ( 205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筛选到能催化肉桂醇生成3-苯丙醇的菌株CG10该菌株被鉴定为毛霉菌(Mucor sp.)。对其进行生物催化研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红外光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对产物进行了表征。通过对微生物催化反应条件的优化及对底物的耐受性实验得到最优降解条件为:糊精质量浓度为3 g/L,蛋白胨质量浓度为1.6 g/L,反应体系初始 pH = 5,肉桂醇的初始加入量为2 mL/L30 反应24 h,二次加入量为0.5 mL/L,反应8 h3次加入量为0.5 mL/L,反应16 h。在此条件下肉桂醇的转化率为99%3-苯丙醇的选择性为92%,转化液中3-苯丙醇的产量较优化前提高了123%,达到2.9 g/ L

    精细化工
    偕胺肟类化合物的合成与应用新进展
    程秦豫,刘广义
    化工进展. 2010, 29(12):  2373. 
    摘要 ( 226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偕胺肟类化合物具有优良的金属离子吸附性能、多样化的品种,已被广泛应用在材料、化工等行业中。本文介绍了偕胺肟类化合物及其中间体的合成方法,包括氰乙基化、聚合以及偕胺肟化;综述了上述合成方法以及偕胺肟类化合物的应用研究进展,并由此提出了偕胺肟类化合物未来的发展方向。

    PBIO关键中间体5-氨基-2,4-二硝基苯酚的合成
    金宁人,侯晓华,毛连城,金婷婷,张建庭,赵德明
    化工进展. 2010, 29(12):  2379. 
    摘要 ( 611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系统地研究了以4,6-二硝基间二氯苯(DCDNB)为原料经单水解后氨解两步反应制备聚对亚苯基苯并咪二唑(PBIO)的关键中间体5-氨基-2,4-二硝基苯酚(ADNP)的合成新路线及其优化条件。结果表明:采用NaOH在水溶剂中100 回流下进行两个氯基的选择单水解反应,制得纯度98%以上的高收率5--2,4-二硝基苯酚(CDNP);以1,4-二氧六环为溶剂,在150 下使用氨水压力氨解另一个氯基合成ADNP,经精制后获得纯度98.5%以上、总收率达73.6%(以DCDNB计)的产品。产品经IR1H NMR13C NMRMS等定性确认,合成过程已呈现有机污染少、操作方便、产品质量优异、经济性良好及易于产业化等特色,为进一步研发合成新型高性能材料PBIO及其新单体提供技术基础及中间体来源。

    PBIO关键中间体5-氨基-2,4-二硝基苯酚的合成
    金宁人,侯晓华,毛连城,金婷婷,张建庭,赵德明
    化工进展. 2010, 29(12):  2379. 
    摘要 ( 202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系统地研究了以4,6-二硝基间二氯苯(DCDNB)为原料经单水解后氨解两步反应制备聚对亚苯基苯并咪二唑(PBIO)的关键中间体5-氨基-2,4-二硝基苯酚(ADNP)的合成新路线及其优化条件。结果表明:采用NaOH在水溶剂中100 回流下进行两个氯基的选择单水解反应,制得纯度98%以上的高收率5--2,4-二硝基苯酚(CDNP);以1,4-二氧六环为溶剂,在150 下使用氨水压力氨解另一个氯基合成ADNP,经精制后获得纯度98.5%以上、总收率达73.6%(以DCDNB计)的产品。产品经IR1H NMR13C NMRMS等定性确认,合成过程已呈现有机污染少、操作方便、产品质量优异、经济性良好及易于产业化等特色,为进一步研发合成新型高性能材料PBIO及其新单体提供技术基础及中间体来源。

    资源与环境工程
    高压管网天然气压力能回收利用技术
    徐文东,郑惠平,郎雪梅,陈玉娟,樊栓狮
    化工进展. 2010, 29(12):  2385. 
    摘要 ( 269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天然气高压管网蕴含了大量的能量,25 ℃的天然气由4.0 MPa降为0.4 MPa时,可回收压力能约为322 kJ/kg,而实际过程却很少回收利用。文中阐述了目前高压管网天然气压力能用于发电和制冷的两种主要回收利用方式。在发电方面,结合发电厂的余热回收、燃气轮机进气冷却技术,主要有3种发电方式;在制冷方面,主要是膨胀制冷并用于燃气调峰、冷库、冷水空调、橡胶深冷粉碎以及轻烃回收等。针对目前所存在的问题,为了提高天然气压力能利用效率,扩展该系统操作弹性,文中提出了一种新型工艺,即在高压天然气膨胀制冷的同时,将膨胀机输出功用于压缩冷媒制冷系统,大幅提高制冷效果

    羊骨基活性炭对溶液中Pb(Ⅱ)的吸附性能
    阿依努尔?达吾提,迪丽努尔?塔力甫,阿布力克木?阿布力孜,司马义?努尔拉
    化工进展. 2010, 29(12):  2390. 
    摘要 ( 261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本实验室自制的羊骨基活性炭,研究其在不同吸附时间、不同溶液初始浓度、不同投加量、溶液不同的pH值条件下对Pb() 的吸附规律。结果表明:当Pb)溶液的初始浓度为80 mg/L、活性炭投加量为0.10 g、吸附时间为6 h、溶液温度为45 时,羊骨基活性炭对Pb)的去除率高达99%。利用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模型对其吸附性能的表征得出:羊骨基活性炭对溶液中Pb)的吸附行为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模型,并且吸附等温曲线在Brunauer五种类型的等温吸附线中比较符合多分子层吸附等温线。

    不同有机碳源对SBR工艺同步硝化反硝化影响
    张万友1,张兰河1,2,3,杨 涛1,张海丰1
    化工进展. 2010, 29(12):  2395. 
    摘要 ( 278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序批式生物反应器(SBR)处理模拟废水,在pH7.08.0、温度3032 ℃、DO浓度0.51 mg/LMLSS (4000±300) mg/LNH4+-N 3545 mg/L条件下,考察乙酸钠、淀粉和葡萄糖作为碳源对SBR工艺同步硝化反硝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投加葡萄糖时,COD去除率达到93.95%,出水硝酸盐浓度为7 mg/L;投加淀粉时,COD去除率仅70%,出水硝酸盐浓度为12 mg/L;采用乙酸钠作为碳源时,COD去除率为88.34%,出水硝酸盐浓度为4 mg/LCOD/NH4+-N12,分次投加乙酸钠时,氨氮去除率高于95%,总氮去除率高于90%,实现了同步硝化反硝化。在同步硝化反硝化SBR系统中,乙酸钠比淀粉和葡萄糖更适合作为碳源。

    正辛醇为载体的乳化液膜法脱酚
    张海燕,庞 敏,吴 韦,罗海军,宁英男,毛国梁
    化工进展. 2010, 29(12):  2400. 
    摘要 ( 261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正辛醇为载体的乳化液膜体系进行了苯酚和邻甲酚废水的脱酚试验,研究了乳化液中的载体、表面活性剂、内相试剂浓度和油水比对脱酚效果的影响。在传质条件方面,考察了传质搅拌速率、传质时间、乳水比和初始酚含量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乳化液中正辛醇体积分数0.4%、油水比11、液体石蜡体积分数5%、表面活性剂T154 体积分数6%、内相NaOH溶液浓度为0.6 mol/L、乳水比16的实验条件下,经过一级乳化液膜分离过程,可快速脱除苯酚和邻甲酚,脱除率达到99%以上。

    应用技术
    中国石油炼化业务对标管理的认识和实践
    沈 殿 成1,2
    化工进展. 2010, 29(12):  2405. 
    摘要 ( 208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分析了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进一步提升炼油化工业务可持续发展能力面临的形势和挑战,指出全面推进对标管理、实现精细化管理是中国石油炼化业务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选择,从转变企业经营管理思路、深入挖掘成本潜力、促进炼化业务结构调整、全面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等四个方面阐述了中国石油炼化业务全面推进对标管理的内涵和实践。

    大庆炼化公司聚丙烯装置技术经济运行分析
    周浪屿,刘文武,梁天舒,韩章远
    化工进展. 2010, 29(12):  2409. 
    摘要 ( 214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从技术、经济的角度对中国石油大庆炼化公司30万吨/年液相环管聚丙烯装置运行5年来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对装置运行状况进行了探讨;对我国聚丙烯行业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京ICP备12046843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994号
版权所有 © 《化工进展》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青年湖南街13号 邮编:100011
电子信箱:hgjz@cip.com.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