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Rss服务
Email Alert
首页
关于本刊
投稿须知
期刊目录
期刊订阅
会议活动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English
关于本刊
本刊荣誉
编委会
理事会
征稿简则
重点栏目介绍
稿件处理流程
收付费情况
论文模板
出版伦理
本杂志发行版块分析
媒体介绍
广告报价
广告要求
本期目录
2007年 第26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07-06-25
上一期
下一期
进展与述评
微混合技术研究进展
叶明星,Mansur E H A,王运东,戴猷元
化工进展. 2007, 26(6): 755.
摘要
(
215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微尺度混合下,传递和反应性能得到明显改善;微混合器易与微反应系统集成,使化学反应更为可控,效率更高。综述了微混合技术的发展和研究现状,探讨了微混合技术的特点和优势及其在反应过程中的应用前景。
高能量密度化合物CL-20的合成和制备工艺进展
欧育湘,孟 征,刘进全
化工进展. 2007, 26(6): 762.
摘要
(
201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回顾了高能量密度化合物CL-20问世20年来合成和制备工艺进展;介绍了缩合、脱苄、硝解、转晶四步法的研究成果,评述了合成CL-20的三步法新工艺。该工艺采用其他伯胺替代苄胺,与α,β - 二羰基衍生物缩合后直接硝解,省去了氢解的步骤,工艺相对简单,成本有可能降低。
丙烯环氧化反应的研究新进展
化工进展. 2007, 26(6): 769.
摘要
(
154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综述了不同氧源与丙烯环氧化反应的研究新进展。主要包括:氢氧原位制备过氧化氢丙烯环氧化,直接以分子氧为氧化剂的光诱导环氧化反应以及以臭氧和一氧化二氮为氧化剂的研究。指出开发活性高、选择性好的催化剂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
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的研究进展
熊 犍,宋 炜,叶 君
化工进展. 2007, 26(6): 774.
摘要
(
165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综述了除政策因素外,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的5种方法:选择含油率高、再生周期短、适应贫瘠土地及不同气候条件的新型植物原料;研究新型固体催化剂;引入新工艺(超临界法和超声波法);使用比较简便的方法将废弃的甘油转化为高附加值的产品(环氧氯丙烷、1, 3–丙二醇、丙酮醇等)以及适度生产规模等。
中孔分子筛材料的研究进展
杜 丽,刘军民,杨 旭,廖世军
化工进展. 2007, 26(6): 778.
摘要
(
160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介绍了中孔分子筛MCM系列、HMS系列、MSU系列、SBA系列等在合成方法和改性方法上的研究进展;评述了掺入杂原子、引入有机基团、硅源前处理、混合模板剂等赋予中孔分子筛新的催化性能和选择性氧化性能及其应用前景。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土壤生物修复中的应用及展望
韩慧龙,刘 铮
化工进展. 2007, 26(6): 782.
摘要
(
172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综述了分子生物学技术包括环境微生物群落降解基因分析、16S rRNA序列分析技术以及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生物修复技术中跟踪污染土壤中降解微生物行为、监测降解基因和微生物群落变化,揭示了其中的分子机制的应用现状,对各项技术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渗透汽化在生物燃料乙醇制备中的研究进展
徐玲芳,相里粉娟,陈祎玮,金万勤,徐南平
化工进展. 2007, 26(6): 788.
摘要
(
174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渗透汽化作为一种新型的膜分离技术应用于发酵法制备生物燃料乙醇,不但能减少产物对微生物的抑制作用,而且可以脱水制备高纯度燃料乙醇,因而具有显著的优势。本文对渗透汽化在发酵法制备燃料乙醇中所涉及的膜材料、耦合工艺、应用现状和经济评价进行了详细的综述,并对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改善膜表面流动状态防治膜污染技术的研究进展
李 昕,王洪海
化工进展. 2007, 26(6): 797.
摘要
(
163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介绍了各种改善膜表面流动状态防治膜污染技术的原理和研究进展,对这些技术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比较,并阐述了相关膜污染防治技术的应用前景和研究方向。
膜法分离二甲苯异构体研究进展
柳能军,张 林,蔡荣锡,周志军,陈欢林
化工进展. 2007, 26(6): 804.
摘要
(
164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介绍了近年来采用各类无机沸石膜、有机高分子膜分离二甲苯异构体的研究情况及最新动态,评述了各种膜在分离二甲苯异构体方面的优点和不足,并对各类膜法做了比较,最后对膜法分离二甲苯异构体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气升式反应器研究进展
赵东胜,刘桂敏,赵艳丽,吴兆亮
化工进展. 2007, 26(6): 810.
摘要
(
218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近年来有关气升式反应器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介绍了其结构上的改进,包括基本结构、气体分布器和各种内部构件等方面。阐述了操作条件对气升式反应器的流体力学和传质性能的影响规律,包括表观气速、液相性质及液位高度、固相性质及固含率以及其他因素,如电解液和磁场等。
二氧化钒薄膜制备研究的最新进展
丰世凤,宁桂玲,王 舰,林 源
化工进展. 2007, 26(6): 814.
摘要
(
179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VO
2
在68 ℃附近发生从高温金属相到低温半导体相的突变,且相变可逆。由于相变前后其电、磁、光性能有较大的变化,使得它在光电开关材料、存储介质、气敏传感器和智能玻璃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然而由于VO2稳定存在的组分范围狭窄,使得制备高纯度VO
2
薄膜较为困难。为此人们做了很多工作来研究VO2薄膜的制备。本文综述了2000年以来VO
2
薄膜制备方法的研究情况,比较了各种制备方法对薄膜性能的影响,介绍了VO
2
薄膜研究的最新研究进展,并为扩大其应用领域而探讨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织物用抗紫外线整理剂的研究进展
安秋凤,王 雁,路德待,黄良仙,王前进
化工进展. 2007, 26(6): 819.
摘要
(
170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从紫外线的分类及对人类肌肤的伤害谈起,说明了织物整理抗紫外线的原理和方法。系统阐述各类紫外线吸收剂的优缺点、合成方法及应用,详述了近几年紫外吸收剂的研究进展。对该领域今后的研究方向做出了预测。
核壳型导电高分子复合粒子的制备研究进展
叶明泉,韩爱军,贺丽丽
化工进展. 2007, 26(6): 825.
摘要
(
154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介绍了导电高分子、复合粒子、核壳型导电高分子复合粒子的概念、分类及其特点,重点对高分子包覆无机导电粒子、结构型导电高分子包覆无机粒子或高分子、金属粒子包覆高分子三类核壳型导电高分子复合粒子的制备方法进行了较全面的介绍,并对核壳型导电高分子复合粒子的应用及发展趋势作了简介。
热适应复合材料应用于电子器件散热的研究进展
尹辉斌,高学农,丁 静,张正国
化工进展. 2007, 26(6): 830.
摘要
(
165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热适应复合材料是具有适合要求的热导率或热膨胀系数的一种复合材料。综述了高导热系数的快速热响应复合材料及可控热膨胀系数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并介绍了热适应复合材料在电子器件散热领域的应用。
微波技术在高分子合成中的应用
张玉平,温守东,刘云鹤
化工进展. 2007, 26(6): 834.
摘要
(
148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综述了微波技术在高分子本体聚合、溶液聚合、乳液聚合和功能高分子聚合中的应用。指出微波技术具有大大降低聚合反应的时间和能耗,提高聚合反应速率、收率和选择性的特性,将在高分子的绿色化学合成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研究开发
金属掺杂对六铝酸镧的结构及甲烷催化燃烧性能的影响
任晓光,于君英,宋永吉,郑建东
化工进展. 2007, 26(6): 838.
摘要
(
163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TX-100/正己醇/环己烷组成的反相微乳液体系中,采用反相微乳-共沉淀法制备了系列单相金属掺杂(M为一种金属)和复合金属(M为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掺杂的六铝酸镧(LaM
x
Al
12-x
O19)催化剂。用BET、XRD、SEM进行了物性表征,以甲烷燃烧为探针反应考察了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分析了不同的离子取代Al
3+
对六铝酸镧的比表面积和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单金属Mn的存在可以降低甲烷的起燃温度,使催化剂具有良好的低温活性,且Mn的最佳掺杂数为1;单金属Fe掺杂的六铝酸镧催化剂具有较低的完全转化温度;而Fe、Mn共同掺杂的LaMnFeAl
10
O
19
催化剂具有优越的低、高温活性和高温稳定性。
二元共聚高吸油树脂的合成工艺
李芸芸,舒武炳,昝丽娜
化工进展. 2007, 26(6): 842.
摘要
(
163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甲基丙烯酸丁酯及苯乙烯为主要单体、丙二醇二丙烯酸酯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采用悬浮聚合方法,合成一种白色颗粒状的共聚型高吸油树脂。考察了搅拌速率、分散剂浓度、聚合温度、单体配比、交联剂用量等因素对颗粒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共聚单体配比(质量比)为1.6∶1、分散剂水溶液浓度为0.1%~0.2%、交联剂用量为单体质量的1%、搅拌转速200~300 r/min、聚合温度70℃、聚合时间为6h时,合成出的树脂粒径适中,吸油倍率达到20倍。
新型絮凝剂聚硅酸硫酸锌的结构特征
曾玉彬,黄 锋,刘世海,吴仲岿,周 俊
化工进展. 2007, 26(6): 845.
摘要
(
166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调控SiO
2
含量、Zn/Si物质的量比、聚合时间、pH值等制备了新型絮凝剂聚硅酸硫酸锌(PZSS),采用红外光谱法研究了上述因素对PZSS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PZSS的聚合形态结构取决于SiO
2
含量、Zn/Si物质的量比、聚合时间、pH值等的大小。红外光谱证实了PZSS中Zn
2+
及水解Zn
2+
离子可与共存的聚硅酸起螯合反应生成锌硅聚合物,聚硅酸与Zn2+反应并不是单纯的物理混合加成作用,而是形成了具有特殊结构的无机高分子的化学反应,这种新型絮凝剂所具有的优良絮凝特性是由各物质间以化学作用为主的物理化学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电导率法评定阻垢剂性能的影响因素分析
曹生现,杨善让,刘豫峰,陈立军
化工进展. 2007, 26(6): 849.
摘要
(
199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基于手工电导法的自制智能检测仪器,通过检测结果的影响因素分析和实验条件优选,给出实验室测量条件:0.100 mol/L Na
2
CO
3
、0.012 6 mol/L CaCl
2
、溶液温度恒定在选定温度±0.25 ℃和测定池的清洗工序。在给定实验条件下,对PBTC、HEDP、ATMP等阻垢剂进行的评定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比较理想的稳定性、重复性,能更好满足水处理剂生产企业和众多行业用户对药剂阻垢性能评定的需求。
超重力旋转填料床中天然气水合物含气量研究
刘有智,邢银全,崔磊军
化工进展. 2007, 26(6): 853.
摘要
(
169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了在旋转填料床中制备天然气水合物,主要考察了超重力因子β、液气比等因素对含气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在压力5 MPa、温度277.15 K状态下:含气量随着超重力因子β增大而增大,β大于120后对含气量的影响不明显;天然气水合物含气量随液气比的增大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其最佳液气比为10 L/m
3
。结合晶体化学方法探讨了超重力方式合成天然气水合物的机理。与传统方式相比,加快了溶解、成核及生长过程,最终含气量显著提高。
高回弹聚氨酯软泡的无卤阻燃研究
李秉海,欧育湘,房晓敏,辛 菲,赵 毅
化工进展. 2007, 26(6): 857.
摘要
(
216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卤系阻燃剂的毒性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阻燃剂无卤化已经成为必然趋势。间苯二酚双(二苯基磷酸酯)齐聚物(RDP)阻燃剂是一种无卤添加型阻燃剂,因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和低挥发性而得到广泛应用。实验中分别用它与膨胀石墨来阻燃高回弹聚氨酯软泡并进行了二者协同阻燃聚氨酯软泡的研究。用氧指数仪和民航飞机用垂直燃烧方法测试表征了制备的泡沫样品,并对其阻燃性能进行了研究。
正交试验法裂解制备有机硅乙烯基混合环体
胡文斌,崔英德,廖列文,尹国强,李凤仪
化工进展. 2007, 26(6): 861.
摘要
(
189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正交试验法,以甲基乙烯基二氯硅烷和二甲基二氯硅烷水解反应得到混和水解物为原料,以氢氧化钾为催化剂,催化制备了有机硅乙烯基混合环体。研究了催化剂浓度、真空度、反应停留时间等因素对合成总环、裂解收率及V
1
D
3
含量的影响,并计算了上述因素的影响程度。实验结果表明,无论从高裂解收率、高总环还是高V
1
D
3
来看,最佳的裂解工艺条件是催化剂浓度1%,真空度-0.980 MPa,反应停留时间75 min。对裂解机理进行了初步讨论。
磺化聚醚砜(SPES)/聚砜(PSF)共混超滤膜的研制
谭翎燕,刘金盾,张浩勤,梁其辉
化工进展. 2007, 26(6): 864.
摘要
(
186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磺化聚醚砜(SPES)和聚砜(PSF)为膜材料,用共混法制备了SPES/PSF超滤膜。采用均匀实验设计法,研究了SPES/PSF共混超滤膜的制膜工艺,并通过回归分析得到了水通量的模型方程。根据模型方程,作者进行了单因素影响模拟计算,考察共混比、聚合物总浓度、添加剂浓度等对水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根据最优配方所制备的SPES/PSF膜的水通量为93.1 L/(m
2
·h),对聚乙烯醇的截留率达93.37%。
沉淀聚合法制备咖啡因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
姚 伟,高志贤,房彦军,程义勇
化工进展. 2007, 26(6): 869.
摘要
(
178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咖啡因为印迹分子,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采用沉淀聚合法在乙腈溶液中制备了针对咖啡因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对沉淀聚合中单体、引发剂、溶剂用量的比例关系进行探索,并利用平衡结合实验研究了聚合物对印迹分子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该印迹聚合物微球呈现出较好的结合能力。
硬脂酸修饰Lipolase脂肪酶的性能
翁永珍,蒋惠亮,方银军
化工进展. 2007, 26(6): 873.
摘要
(
200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N-羟基琥珀酰亚胺活化法用硬脂酸对 Lipolase 脂肪酶进行了化学修饰。研究了 Lipolase 脂肪酶的水解活力和酯化活力,重点研究了界面催化活性和表/界面张力。实验结果表明:与未修饰酶相比,修饰 Lipolase 的水解活力略有下降,但正己烷中的酯化活力和界面水解活力均明显提高;修饰 Lipolase 降低表面张力与界面张力的能力提高。用LB技术制备 Lipolase 的单分子层膜,发现修饰 Lipolase 的∏-A 曲线上移,表明修饰 Lipolase 更易在表面形成单分子层膜。可见 Lipolase 脂肪酶经硬脂酸修饰后界面活性提高、有利于在有机相或两相界面催化化学反应。
应用技术
半椭圆固定阀塔板性能研究
孙兰义,刘立新,杨德连
化工进展. 2007, 26(6): 878.
摘要
(
167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应用空气–富氧水系统,在直径1 200 mm不锈钢塔内,对半椭圆固定阀塔板进行了实验室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半椭圆固定阀塔板的压降略高于筛孔塔板,比F1浮阀塔板小得多,雾沫夹带率低于筛孔塔板和F1浮阀塔板,泄漏率比筛孔塔板低,比F1浮阀塔板高,传质效率优于筛孔塔板和F1浮阀塔板,是一种综合性能优异的塔板。
用电渗析法从谷氨酰胺模拟发酵液中脱除谷氨酸
钟玉江,余立新
化工进展. 2007, 26(6): 882.
摘要
(
169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改进微生物发酵法生产谷氨酰胺的流程,提出用电渗析方法来分离谷氨酰胺和谷氨酸。在对混合氨基酸溶液中离子成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预测了此方法的可行性,并通过电渗析方法对模拟发酵液进行实验来验证此预测结果。还考察了在混合物中含有硫酸铵时的情况。通过理论预测和实验验证,可以用电渗析法直接分离谷氨酰胺和谷氨酸,且原料中少量的硫酸铵有利于分离过程的进行。
蒽醌法生产过氧化氢中萃取过程的模拟
员 玫, 许松林
化工进展. 2007, 26(6): 886.
摘要
(
182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PRO/Ⅱ7.1过程模拟软件模拟了蒽醌法制双氧水工艺的萃取过程,得出了100 kt/a的萃取塔的操作工艺参数以及运行结果,分析了塔板数,萃取剂用量,温度等操作条件对萃取结果的影响,并与某化学厂的双氧水萃取塔进行了比较。证实了模拟所得工艺参数的优越性,并且对改进萃取塔,扩大双氧水的生产提供了一些参考。
羧甲基两性淀粉的合成及其在造纸中的应用
张友全,郑 海,潘广庆
化工进展. 2007, 26(6): 889.
摘要
(
189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了以木薯淀粉为原料,用湿法工艺在50%乙醇水溶液介质中以NaOH为催化剂,与氯乙酸钠、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CHPTMA)反应一步合成低取代度羧甲基两性淀粉。并通过单因素实验讨论了NaOH用量、氯乙酸钠用量、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对合成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氢氧化钠用量与氯乙酸钠、阳离子醚化剂总量摩尔比为2.22,反应温度40 ℃,反应时间4 h,氯乙酸钠用量为2.5%,阳离子醚化剂用量为3.5%,合成样品阳离子取代度为0.028,阴离子取代度为0.011,在造纸应用实验中增强效果显著。
节能技术专栏
管翅式换热器管路布置优化设计的数值研究
陶于兵,何雅玲,唐连伟,陶文铨
化工进展. 2007, 26(6): 893.
摘要
(
168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分布参数法模型对常见的双流程管翅式换热器,在不同的空气及制冷剂进口状态下的工作性能进行了数值研究,对管路布置提出了改变不同流程管径比的优化设计方案,并从数值模拟的角度给出了验证。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改变两流程之间的管径比可以优化换热器的换热性能,而且两流程的管径之间存在一个最佳比值0.8,在该最佳管径比下,换热器的换热性能在不同工况下均比相同管径提高6%~11%,同时可以使空气侧的阻力损失减少2%。
在线办公系统
作者登录
专家审稿
编委终审
编辑登录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下载排行
阅读排行
被引用排行
RSS
E-mail Alert
作者中心
论文模板
论文摘要写法
标准关键词库
中图分类号查询
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论文著作权授权声明书
《化工进展》编辑部与北京进展期刊社有限公...
更多>>
专家中心
专家审稿须知
综述性文章评审意见表
研究性文章评审意见表
《化工进展》第十一届编委会
《化工进展》第十届编委会
《化工进展》第九届编委会
《化工进展》第八届编委会
更多>>
编辑部公告
“多相流测试”专刊开放投稿啦!
乘风破浪 直挂云帆 ——《化工进展》主编谭天伟...
致谢:《化工进展》2023年度审稿专家
关于表彰中国化工学会会刊 2023 年度高被引...
关于表彰中国化工学会会刊 2023 年度优秀审...
“热化学反应工程技术”专刊开放投稿啦!
“碳氢资源清洁高效利用”专刊开放投稿啦!
更多>>
友情链接
中国化工学会
化学工业出版社有限公司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科学网
更多...
京ICP备12046843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994号
版权所有 © 《化工进展》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青年湖南街13号 邮编:100011
电子信箱:hgjz@cip.com.cn
本系统由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