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本期目录
2006年 第25卷 第9期 刊出日期:2006-09-25
    进展与述评
    丙烷脱氢制丙烯研究新进展
    余长林,葛庆杰,徐恒泳,李文钊
    化工进展. 2006, 25(9):  977. 
    摘要 ( 178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介绍了丙烷催化转化制丙烯的研究状况,综述了丙烷催化脱氢制丙烯的铬系催化剂、铂系催化剂及其助剂Sn的研究进展;评述了丙烷氧化脱氢反应机理低温和高选择性的催化剂及膜反应器在丙烷脱氢反应上所具有的优越性,认为研发具有高稳定性和高透氢性能的氢分离膜,将有望能大幅度提高丙烯的收率。
    重芳烃轻质化技术进展
    孔德金,祁晓岚,朱志荣,杨为民,谢在库
    化工进展. 2006, 25(9):  983. 
    摘要 ( 171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中国化工废渣污染现状及资源化途径
    楼紫阳,宋立言,赵由才,张文海
    化工进展. 2006, 25(9):  988. 
    摘要 ( 160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我国的化工废渣的现状进行了初步调查,发现废渣中包含大量金属,并对几种典型化工废渣(铬渣、砷渣、盐泥、汞渣、磷渣、含氰废渣和磷石膏)组成以及现有的资源化工艺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同时认为化工废渣的无控制堆放,极易对周边的大气、水和土壤造成不可恢复的污染。最后对于化工废渣的可能的控制手段、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方向进行了论述,认为:对于化工废渣,在进行常规无害化处理,减少其对周围生态环境影响的基础上,应着重对其中的一些化工废渣(如废催化剂)提高其资源化利用技术含量,回收金属等有用物质,剩余骨料则可进行如水泥添加剂、铺路等低层次的资源化途径。
    蓄热技术在聚焦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中的应用现状
    左远志,丁 静,杨晓西
    化工进展. 2006, 25(9):  995. 
    摘要 ( 207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从了解聚焦式太阳能热发电(CSP)的发展背景出发,综述了CSP系统中的蓄热技术的应用现状与发展方向,对各种蓄热技术进行了比较,并简要介绍了我国目前技术发展的现状,同时指出经济型的蓄热系统设计是CSP系统成功走向市场化的关键技术,双罐熔融盐直接蓄热塔式系统将是我国发展CSP技术努力的方向。
    生物制氢研究进展(Ⅰ)
    柯水洲,马晶伟
    化工进展. 2006, 25(9):  1001. 
    摘要 ( 164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阐述了7类生物制氢系统的产氢机理、影响因素以及提高产氢率和产氢量的方法,介绍了国外最新的研究进展。光发酵生物制氢技术和厌氧发酵生物制氢技术是研究的热点,而厌氧发酵由于产氢效率较高而成为最具潜力的生物制氢技术之一。光合–发酵杂交技术不仅减少了所需光能,而且增加了氢气产量,同时也彻底降解了有机物,使该技术成为生物制氢技术的发展方向。
    生物制氢研究进展(Ⅱ)
    柯水洲,马晶伟
    化工进展. 2006, 25(9):  1006. 
    摘要 ( 146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探讨了各种生物制氢技术处理废弃物并从中制取氢气的特性,对各技术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厌氧发酵生物制氢技术则是其中最有潜力的技术,更易于实现规模化的工业性生产。介绍了氢气的储存方法,讨论了燃料电池对生物制氢技术的要求及生物制氢技术应用于燃料电池的可行性,预测了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及应用前景。
    基于薄片层叠技术的制氢燃料处理系统研究进展
    潘敏强,汤 勇,陆龙生,张铱洪,李 勇
    化工进展. 2006, 25(9):  1011. 
    摘要 ( 160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阐述了基于薄片层叠技术的制氢燃料处理系统的研究进展,通过对制氢燃料处理系统原理的介绍,从薄片层叠的关键技术——微通道结构、流道分布、薄片层叠连接方法和薄片材料4个方面重点分析了薄片层叠技术在制氢燃料处理系统的应用优势,为薄片层叠技术应用于制氢燃料处理系统提供了设计依据,并对层叠技术在制氢燃料处理系统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烟气中CO2化学吸收法脱除技术分析与进展
    晏水平,方梦祥,张卫风,骆仲泱,岑可法
    化工进展. 2006, 25(9):  1018. 
    摘要 ( 176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介绍了烟气中CO2化学吸收法脱除技术,分析了其存在的技术难点,并对该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论述;最后提出了化学吸收法脱除技术研究中两种值得关注的研究方向。
    浸渍活性炭脱除硫化氢研究进展
    肖永厚,王树东,袁 权
    化工进展. 2006, 25(9):  1025. 
    摘要 ( 162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介绍了国内外浸渍活性炭脱除硫化氢的研究现状,概述了浸渍活性炭脱除H2S反应机理的研究进展。归纳了活性炭孔结构、活性炭表面性质、灰分等因素对硫化氢脱除效果的影响。总结了相对湿度、原料气组成、操作温度等工艺条件对硫化氢净化过程的影响。简述了脱硫后活性炭的再生方法。展望了浸渍活性炭脱硫的应用前景。
    超纯过氧化氢制备中有机杂质的吸附净化技术进展
    林 倩,耿建铭,江燕斌,钱 宇
    化工进展. 2006, 25(9):  1031. 
    摘要 ( 158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介绍了超纯过氧化氢的应用及其生产技术。论述了活性炭的吸附净化机理、工业过氧化氢中有机杂质的产生、危害以及常用的净化除杂技术。在对各种净化技术的优势和不足进行比较的基础上,指出吸附净化技术工艺简单、净化效果好。同时指出了采用活性炭吸附净化技术脱除工业过氧化氢中有机杂质的关键及存在的技术难点。
    组合光催化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张乐观
    化工进展. 2006, 25(9):  1036. 
    摘要 ( 158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光催化氧化技术被认为是在环境保护领域内一种有前途的新型高级氧化技术,与其他处理技术组合成为处理水中污染物的一个热点。论述了氧化剂、电化学、超声、微波、磁化、生物处理等环境治理技术与光催化氧化组合工艺在水处理中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并分析了它们与光催化组合反应的机理,对今后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纳米材料的生物安全性研究进展
    刘红梅,黄开勋,徐辉碧
    化工进展. 2006, 25(9):  1040. 
    摘要 ( 160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概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在纳米材料的生物安全性研究方面的工作,并介绍了4个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纳米材料在环境中的传播、纳米材料的尺寸和结构与其生物效应之间的关系研究、纳米材料与生物体相互作用机理研究以及纳米材料生物安全性评价体系的研究。最后对纳米材料生物安全性研究的发展前景提出了展望。
    苯硼酸及其衍生物在医药与化工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
    徐 丹,褚良银
    化工进展. 2006, 25(9):  1045. 
    摘要 ( 160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苯硼酸及其衍生物可以与多羟基化合物(多糖、糖脂、糖蛋白及核苷酸等物质)形成可逆络合物,因此可用于这些物质的识别、分离与检测。综述了苯硼酸及其衍生物在自律式胰岛素给药系统、组织工程、生物物质分离系统以及传感器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展望了苯硼酸及其衍生物在医药与化工领域的广阔前景。
    聚烯烃催化剂载体材料研究进展
    宋继瑞,夏增敏,文利雄,陈建峰
    化工进展. 2006, 25(9):  1049. 
    摘要 ( 166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综述了近年来聚烯烃茂金属催化剂载体的研究进展,包括新型载体的研制、结构特点及以此载体负载茂金属对聚合产物性能的影响。人工合成的具有空心结构SiO2团粒载体,可望作为一种新型催化剂载体,不仅可以应用于传统催化剂的Ziegler-Natta催化剂、茂金属催化剂,还可以应用于后茂金属催化剂以及非茂金属催化剂等聚烯烃催化剂,替代国外进口载体,实现硅胶作为聚烯烃催化剂载体的国产化。
    聚醚的热降解研究进展
    张治国,尹 红
    化工进展. 2006, 25(9):  1056. 
    摘要 ( 151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介绍了无氧条件下和有氧条件下聚醚的热降解产物,综述了无氧条件下和有氧条件下聚醚结构中聚氧乙烯链节和聚氧丙烯链节的热降解机理和热降解反应路径、影响聚醚热稳定性能的主要因素及聚醚的热降解反应动力学。
    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制备方法及性能研究进展
    潘红霞,肖明宇,陈大俊
    化工进展. 2006, 25(9):  1064. 
    摘要 ( 163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制备方法:物理共混、种子乳液聚合法、原位聚合法等;评述了聚氨酯的结构、聚丙烯酸酯、引发剂以及制备方法等因素对复合乳液性能的影响;对目前常用的无机纳米粒子和交联等对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改性方法进行了讨论;展望了该领域的发展趋势。
    研究开发
    协同催化臭氧化工艺对水中微量有机污染物的降解
    陈 瑛,宋存义,张建祺
    化工进展. 2006, 25(9):  1069. 
    摘要 ( 144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选用城市二级出水作为试验原水,通过静态试验考察了O3、O3/C、O3/UV、O3/UV/C对水中难以生化降解的微量有机物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波长为254 nm的紫外线和活性炭对水中微量有机物的臭氧化过程具有协同催化作用,并可大幅度提高对臭氧的利用率;在紫外线和活性炭的协同催化臭氧化作用下,对水在254nm处紫外吸光度(E254)的去除率达到87.40%,水中CODCr的去除率可达到59.79%,臭氧的利用率可提高到91.4%。通过考察叔丁醇和碳酸氢钠两种自由基捕捉剂对O3/UV/C反应器处理效果的影响,表明在紫外线和活性炭的协同催化臭氧化作用下,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氧化降解是多种自由基反应的结果,其中以羟基氧化反应为主。
    陶瓷膜超滤薏苡仁混合油脱胶
    杜邵龙,周春山,李正峰,陈洪景
    化工进展. 2006, 25(9):  1074. 
    摘要 ( 156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了陶瓷膜在薏苡仁混合油脱胶中的应用。研究了不同截留相对分子质量陶瓷膜的脱胶效果以及过膜压力、料液温度和运行时间对膜通量的影响,并对陶瓷膜清洗工艺进行探索。选择截留相对分子质量15 000的超滤膜,在50 ℃和0.5 MPa下能够去除混合油中90%磷脂。用碱洗和次氯酸钠清洗能够彻底去除膜污染,恢复膜通量。
    聚硅硫酸铁铝的制备及絮凝法处理酒精废液
    丁 斌,关 昶,蔡晓锐,李立群,隋 新
    化工进展. 2006, 25(9):  1078. 
    摘要 ( 161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硅酸钠、硫酸亚铁和硫酸铝为原料制备聚硅硫酸铁铝絮凝剂(PSFA)。考察了Al3+/Fe2+、(Al3++ Fe2+)/SiO2、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制备的聚硅硫酸铁铝处理酒精废液的絮凝性能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制备PSFA絮凝剂的最佳反应条件:n(Al3+)/n(Fe2+)=4/1、n(Al3+ + Fe2+)/n(SiO2)=2/1、反应温度60 ℃、Al3+反应时间1.5 h,Fe2+反应时间1.0 h。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絮凝条件:絮凝剂PSFA投加量为5 mL/L水样,水样温度为55 ℃,水样pH=11,该条件下浊度去除率在94%以上。同时,用酚醛泡沫作载体,对固定化聚硅硫酸铁铝絮凝剂进行研究探索。
    一种新的高立体选择性羰基还原酶的性质及分离
    羊 明,徐 岩,穆晓清,肖 荣
    化工进展. 2006, 25(9):  1082. 
    摘要 ( 170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从近平滑假丝酵母(Candida parapsilosis CCTCC 203011)中分离得到了新的NADPH依赖型羰基还原酶。粗酶经硫铵分级沉淀、DEAE Sepharose离子交换层析、Phenyl-sepharose FF疏水层析、Blue Sepharose FF亲和层析后在SDS-PAGE上显示为单一条带,其酶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0 kD。该酶还原反应的最适pH值为4.5,最适温度为35 ℃,Cu2+对羰基还原酶有强烈的抑制作用。该酶具有较高的底物专一性和立体选择性,对α-羟基苯乙酮和4-氯乙酰乙酸乙酯具有较高的不对称还原活力,其产物分别为(S)-苯基乙二醇和(R)-4-氯-3-羟基丁酸乙酯,e.e值分别为100%和94.3%。因此该酶蛋白是不对称合成手性醇有效的生物催化剂之一。经LC-MASS-MASS分析得到了酶蛋白中一个肽段的氨基酸序列,通过比对发现该酶与假定蛋白(hypothetical protein CaO19.10414)具有一定的同源性。
    添加表面活性剂促进兽疫链球菌高产透明质酸
    温 琦,刘登如,陈 坚,堵国成
    化工进展. 2006, 25(9):  1089. 
    摘要 ( 161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了不同类型表面活性剂对兽疫链球菌Streptococcus zooepidemicus H24菌体生长和透明质酸发酵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2.5 L发酵罐中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的添加对透明质酸发酵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摇瓶发酵时,发酵中后期(12 h)添加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有利于透明质酸产量的提高,在摇瓶中添加20 mg/L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CTAB使HA比对照组提高20%;发酵罐上8~12 h流加CTAB可使兽疫链球菌细胞荚膜脱落,促使透明质酸的产量由5.1 g/L提高到5.7 g/L,增加11.8%。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提高发酵法生产其他黏多糖的产量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N, N–双十二烷基化壳聚糖的制备
    孙晓丽,辛梅华,李明春,苏 盛
    化工进展. 2006, 25(9):  1095. 
    摘要 ( 147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十二烷基磺酸钠为相转移催化剂,通过月桂醛与壳聚糖反应形成Schiff碱,再用NaBH4还原合成N, N—双十二烷基化壳聚糖初产物。利用不同烷基化取代度的壳聚糖在氯仿溶剂中溶解度的差别,对初产物进行提纯,可溶于氯仿的产物的结构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和元素分析等方法证明接近为完全N, N–双十二烷基化壳聚糖。
    乙酸催化氯化法连续制备氯乙酸
    张 跃,刘建武,严生虎,沈介发
    化工进展. 2006, 25(9):  1098. 
    摘要 ( 173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报道了以乙酸、氯气为原料,乙酐为催化剂,浓硫酸为助催化剂,通过催化精馏的方法连续化合成高纯度氯乙酸,物料配比m(乙酸)/m(氯气)/m(乙酐)/m(浓硫酸)为1/1.26/0.08/0.008,反应温度控制在100~105 ℃,产品氯乙酸纯度≥99%。本方法原料易得,工艺简洁,可操作性强。
    PAN基碳纤维连续石墨化过程中的取向性
    李东风,王浩静,薛林兵,王心葵
    化工进展. 2006, 25(9):  1101. 
    摘要 ( 151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XRD研究了PAN基碳纤维在连续高温石墨化和热牵伸石墨化过程中纤维内石墨微晶沿纤维轴择优取向性的变化。结果表明:碳纤维中石墨微晶的择优取向性随石墨化温度的提高和热牵伸的增大而增加。两种工艺中纤维的拉伸模量均随微晶取向性的增加而增大,但在获得相同的模量下其取向参数却不同;碳纤维的拉伸模量不仅仅取决于石墨微晶的择优取向,而且与晶体的大小有关。另外,经过3000℃的高温处理后,纤维的择优取向参数Z仅为14.71°,说明纤维中乱层石墨的层面仍没有高度取向。
    应用技术
    三元制冷技术在乙烯装置上的首次应用
    王吉平
    化工进展. 2006, 25(9):  1105. 
    摘要 ( 177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报道三元制冷技术在齐鲁乙烯装置二次扩建改造过程中的首次应用,总结了试运行中开车方式的选择、接丙烯流程的修改;分析了补充加热用气相冷剂注不进乙烯精馏塔、轻冷剂节流后管道压力高制冷效果差以及由于丙烯中的微量水使系统冻堵的问题。采取措施后系统运行正常,主要操作参数达到了设计要求。
    A型分子筛膜在分离乙二醇水溶液中的应用

    黄彦科,徐文清,杨维慎,朱凌辉,谭振明

    化工进展. 2006, 25(9):  1110. 
    摘要 ( 148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抽空涂晶二次生长法成功地合成出了A型分子筛膜,研究了乙二醇水溶液在A型分子筛膜上的渗透气化和蒸气渗透分离性能,考察了温度、浓度对渗透通量的影响,完成了1000 h的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A型分子筛膜对EG水溶液具有非常高的分离选择性和稳定性,分离系数达到10000,在120 ℃透量达到10 kg/(m2•h)。
    均四甲苯气相浓度调控仪的研制
    丁志平,朱智清
    化工进展. 2006, 25(9):  1114. 
    摘要 ( 155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自制的高熔点物料气相浓度调控仪,研究了均四甲苯溶液的温度、导气管管口距离均四甲苯液面的高度、空气进气温度和进料量等对均四甲苯气相浓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均四甲苯溶液的温度、空气进料量对均四甲苯气相浓度影响较大,而导入管距离液面的高度和空气温度影响较小。自制的高熔点物料气相浓度调控仪能很好地调控气相中均四甲苯的浓度,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京ICP备12046843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994号
版权所有 © 《化工进展》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青年湖南街13号 邮编:100011
电子信箱:hgjz@cip.com.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