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本期目录
2006年 第25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06-01-25
   下一期
    进展与述评
    介孔分子筛的功能化制备及催化性能研究进展
    詹望成,卢冠忠,王艳芹
    化工进展. 2006, 25(1):  1. 
    摘要 ( 155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介绍了介孔分子筛经杂原子取代,引入酸功能、氧化还原功能;经有机-无机嫁接(杂合),引入聚合催化功能、酸催化功能、手性催化功能;经修饰的介孔分子筛,用作固定化酶催化剂的载体;作为催化剂的载体,用于负载过渡金属及其氧化物和制备负载化的固体酸催化剂。综述了介孔分子筛经功能化制备及催化性能的研究进展。

    生物质高压液化制生物原油研究进展

    姜洪涛,李会泉,张 懿
    化工进展. 2006, 25(1):  8. 
    摘要 ( 151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介绍了生物质液化过程的最新研究进展;分析了原料种类、溶剂、催化剂、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反应时间、反应器类型对高压液化过程以及产品组成和收率的影响;对生物质液化的机理进行了剖析;对生物质液化制生物原油过程进行了展望,认为降低生物原油的生产成本、降低生物原油中的氧含量是生物质液化的发展方向。
    聚合物质量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王 芳,林 雯,王靖岱,阳永荣
    化工进展. 2006, 25(1):  14. 
    摘要 ( 199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综述了聚合物生产过程中质量控制技术的重要性,讨论了在线软测量和牌号切换操作的质量控制、建立能真实反映过程机理的质量模型,是实现聚合物质量精密d控制的核心;介绍了进行过程全局质量控制的必要性,对该领域的难点问题及可能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
    纳米粒子的干燥方法与技术进展
    宋锡瑾,龚 伟,王 杰
    化工进展. 2006, 25(1):  20. 
    摘要 ( 164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纳米粒子的干燥是液相法制备纳米粒子时的一个关键步骤。简述了纳米粒子干燥时的团聚机理,介绍了8种纳米粒子的干燥方法与技术,并比较各种方法的特点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
    疏水改性聚丙烯酰胺的胶束聚合法制备及表征研究进展
    郭睿威,宁海宾,戚桂村,赵宗峰
    化工进展. 2006, 25(1):  25. 
    摘要 ( 154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综述了近年来HMPAM的胶束聚合法的研究进展,介绍了胶束聚合法的原理和合成条件,包括单体、表面活性剂、引发剂、聚合温度和聚合时间以及HMPAM的相对分子质量及组成的表征方法。
    5V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0.5Mn1.5O4的研究进展
    唐致远,胡 冉,王 雷
    化工进展. 2006, 25(1):  31. 
    摘要 ( 159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3 d过渡金属元素部分取代锂离子正极材料的尖晶石型锂锰氧化物中的Mn,可使电极获得接近5V的电压平台,5V电池的好处是可以获得高的功率密度。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制备5V正极材料LiNi0.5Mn1.5O4的方法以及通过这些方法制备出的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的优劣性。
    非平衡等离子体脱臭技术研究进展

    阮建军,潘维龙,施 耀

    化工进展. 2006, 25(1):  35. 
    摘要 ( 156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恶臭治理技术—非平衡等离子体,简要介绍了该技术的基本原理、在恶臭废气治理方面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与研究思路等,最后对恶臭治理工业应用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微生物电解刺激技术及其在生物化工和环境生物技术中的应用
    宋 波,佘 鹏,刘 铮
    化工进展. 2006, 25(1):  39. 
    摘要 ( 167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介绍了电解刺激技术的基本原理,综述了电解刺激技术在工业微生物培养以及环境生物工程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讨论了该技术在基础研究和工程应用两方面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未来发展方向。
    H2S气敏材料研究进展
    娄向东,刘淑萍,师东阳,席国喜
    化工进展. 2006, 25(1):  43. 
    摘要 ( 170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介绍了SnO2系、ZnO系、ZnS系、WO3系及复合氧化物半导体型H2S气敏材料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阐述了掺杂及制备方法对提高气敏材料的灵敏度、选择性以及降低工作温度和缩短响应-恢复时间等方面的影响;提出了气体传感器的发展方向。
    界面聚合技术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崔绍波,卢忠远,刘德春,王文忠,肖相齐,宋丽贤
    化工进展. 2006, 25(1):  47. 
    摘要 ( 204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介绍了界面聚合技术的基本原理、界面缩合反应的类型,综述了国内外近年来界面聚合技术在膜材料(高聚物膜材料和无机膜材料)、微胶囊材料(农药微胶囊、阻燃微胶囊、微胶囊相变材料和智能型微胶囊材料)、新型纤维粒子及新型材料(聚苯胺粒子、聚次甲基吡咯导电微球、聚二甲基硅氧烷等)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研究开发
    8–羟基喹啉铝的制备工艺改进及其老化
    费进波,田熙科,赵科雄,皮振邦
    化工进展. 2006, 25(1):  51. 
    摘要 ( 196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氮气作为保护气体,采用化学沉淀法制备了8-羟基喹啉铝(AlQ3),与普通化学沉淀法制备的AlQ3作了纯度方面的对比。考察了溶液的酸度、反应时间对AlQ3产率的影响。利用高压液相色谱对产品的纯度进行了检测,运用红外光谱、荧光光谱对样品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工艺改进的情况下,pH值为6.5,反应时间为120 min,AlQ3的产率达到92.7%,纯度可达92.5%,较普通化学沉淀法要高。对所制备的AlQ3老化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分解沉淀法制备磁性纳米Fe3O4的研究及表征
    宋丽贤,卢忠远,刘德春,崔绍波,肖相齐
    化工进展. 2006, 25(1):  54. 
    摘要 ( 170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现代诊断学的发展使得纳米级超顺磁性的Fe3O4粒子在医学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本实验采用分解沉淀法制备磁性纳米Fe3O4粉体。讨论了离子对Fe3O4晶粒生长的抑制机理。对获得的粉体采用激光散射法粒度测试、XRD物相分析和粒晶的计算、AFM、TEM形貌观察、振动样品磁强计等方法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所得Fe3O4粉体平均粒径为30nm、粒度分布均匀、分布带较窄且产物纯度高;饱和磁化强度约为71 emu/g。

    细菌菌液脱除H2S的工艺条件

    陈 晓,周 礼,张永奎
    化工进展. 2006, 25(1):  58. 
    摘要 ( 174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Fe2(SO4)3对H2S的吸收实验,初步研究了氧化亚铁硫杆菌培养液脱除含H2S气体的工艺条件。利用单因素实验考察了不同气体流速、吸收液初始Fe3+浓度、初始pH值等条件下,吸收过程中脱硫效率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气体流速为影响气液传质速率的主要因素,初始Fe3+浓度及初始pH值为对其影响不大。实验得到适宜的脱硫条件为:气体流速60 mL·min-1,初始[Fe3+]为10 g·L-1,初始pH值为2.0。在该条件下,氧化亚铁硫杆菌培养液脱除H2S的脱硫效率可以稳定在90%左右。
    聚氨酯复鞣填充剂的合成
    鲍利红,兰云军,张淑芬
    化工进展. 2006, 25(1):  63. 
    摘要 ( 158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蓖麻油经马来酸酐酯化得到羟基官能度为2.0~2.2的改性蓖麻油(MCO),将其作为多元醇成分与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乙二醇1000(PEG1000)和二羟甲基丙酸(DMPA)等反应合成脂肪族耐光型聚氨酯复鞣填充剂(CPUF)。重点探讨了MCO/PEG1000、加料顺序、反应温度、DMPA用量和中和剂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利用IR对聚氨酯复鞣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确定了工艺过程:改性蓖麻油首先同IPDI在70 ℃预聚40min,然后加入PEG1000和DMPA在80 ℃扩链100 min生成羟基终端的聚氨酯,其中m(MCO)∶m(PEG1000)=1∶1;中和剂选择三乙胺,聚氨酯复鞣剂中—COOH的质量分数为4%~5%。
    TiO2/SiO2/Fe3O4的光催化性能及动力学
    吴自清,金名惠,邱于兵
    化工进展. 2006, 25(1):  69. 
    摘要 ( 162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表面包覆了SiO2的磁基体Fe3O4上负载TiO2,制备了复合光催化剂TiO2/SiO2/Fe3O4。用AFM和XRD等对其进行了表征,并对其光催化降解溴氨酸的pH值、催化剂加入量、初始溶液浓度等条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当pH=4.0、催化剂用量为2.0 g/L、初始溶液浓度为30 mg/L、光照时间为30 min时,溴氨酸脱色率可达96.2%,COD去除率为85.1%;动力学研究表明:在实验浓度范围内,溴氨酸的光催化降解反应符合一级动力学规律,反应速率常数(k)与初始溶液浓度(c0)的关系为lnk =-0.171lnc0-2.360;经过4次循环使用后,复合光催化剂仍能保持较高的光催化活性和较高的回收率。
    改性阳离子树脂配合铂催化苯乙烯硅氢加成反应
    戴延凤 李凤仪
    化工进展. 2006, 25(1):  74. 
    摘要 ( 171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了改性阳离子树脂配合铂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苯乙烯与甲基二氯硅烷硅氢加成反应,反应在连续式多相催化反应器中进行。由阳离子树脂、乙醇氨和氯铂酸制备的改性阳离子树脂配合铂是一个催化活性和β加成选择性高、热稳定性好的固体催化剂。考察了温度、催化剂用量、加料速率等因素对苯乙烯与甲基二氯硅烷硅氢加成反应的影响。在加料速率为6.7 mL/h、催化剂用量为2 g、反应温度为70 条件下反应,甲基二氯硅烷单程转化率达到98.42 %β加成产物的选择性为99.23 %,反应连续进行21 h后催化剂性能仍保持稳定。
    交联型与线形水性聚氨酯的形状记忆性能比较
    马俪芳,李 杰,罗运军
    化工进展. 2006, 25(1):  78. 
    摘要 ( 154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由聚酯多元醇、2, 4甲苯二异氰酸酯、二羟甲基丙酸等合成了水性聚氨酯乳液,对乳液性能进行了研究;对制得的聚氨酯胶膜进行了红外分析、DSC测试和形状记忆性能测试;用丙三醇和三羟甲基丙烷作为扩链制得的交联水性聚氨酯与用1, 4丁二醇制得的线形水性聚氨酯进行了性能比较,结果表明:不同扩链剂对水性聚氨酯的性能有一定的影响,与线形水性聚氨酯相比,交联型水性聚氨酯具有较好的形状记忆性能,形状恢复率可达92%97%

    徐瑞芬,徐竹,张鹏,刘小玲
    化工进展. 2006, 25(1):  82. 
    摘要 ( 166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了采用反相微乳液法制备TiO2/ ZrO2复合微乳液,并以其作为前体制得TiO2/ ZrO2复合膜。通过对复合微乳液的透射电镜测试,结果表明TiO2/ ZrO2复合微粒在油相包裹的“水池”中生成。由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到TiO2/ ZrO2复合膜表面微粒以棒状形式分布,而且复合膜对大肠杆菌的灭菌率达98 %99 %

    反相微乳液法制备TiO2/ ZrO2复合陶瓷膜

    徐瑞芬,徐竹,张鹏,刘小玲
    化工进展. 2006, 25(1):  82. 
    摘要 ( 98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了采用反相微乳液法制备TiO2/ ZrO2复合微乳液,并以其作为前体制得TiO2/ ZrO2复合膜。通过对复合微乳液的透射电镜测试,结果表明TiO2/ ZrO2复合微粒在油相包裹的“水池”中生成。由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到TiO2/ ZrO2复合膜表面微粒以棒状形式分布,而且复合膜对大肠杆菌的灭菌率达98 %99 %
    浮阀鼓泡器塔板的流体力学性能实验
    周三平,樊玉光,陈 兵,褚雅志
    化工进展. 2006, 25(1):  85. 
    摘要 ( 176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分析了浮阀鼓泡器的结构特点。在1 000 mm×350 mm规格的实验塔中,应用典型的水 — 空气冷模实验系统对浮阀鼓泡器塔盘进行了实验研究,测定了多种气液负荷下的塔板压降、雾沫夹带和泄漏量等流体力学性能。利用氧解吸法测定了塔板传质效率,并与F1型浮阀塔板进行了对比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浮阀鼓泡器塔板比F1型浮阀塔板的板效率提高10%~20%,板压降降低200 Pa以上,雾沫夹带与泄漏与F1阀基本相当。在小气速时,由于浮阀鼓泡器存在着鼓泡口而使得泄漏量比F1阀稍大,不过在工业应用范围内,浮阀鼓泡器的泄漏量和F1浮阀基本相当。是一种综合性能优良的新型浮阀。
    农药乳油的除酸、脱水工艺研究与影响评价
    <SPAN style=
    化工进展. 2006, 25(1):  89. 
    摘要 ( 196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CaC2为除酸、脱水剂,对酸、水超标的3种农药乳油进行了一次性除酸脱水处理,研究了原料比(CaC2∶乳油)、粒度、反应时间对除酸、脱水的影响。在影响评价中,测定了工艺引起乳油主指标的损失率,评价了工艺对乳油稳定性、毒理和毒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是CaC2∶乳油=1100CaC2的粒度为0.1770.149 mm,反应时间为10 min;工艺引起受试样主指标损失率为0.3%1.8%;经过工艺处理后的受试样稳定性不变,属低毒(毒理未变),毒力约有提高
    凹凸棒石黏土-活性金属氧化物复合脱硫剂对脱H2S效果的影响
    王青宁,李 澜,俞树荣,何 荔,张飞龙
    化工进展. 2006, 25(1):  95. 
    摘要 ( 155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介绍了凹凸棒石黏土–活性金属氧化物复合脱硫剂在常温常压下脱除高浓度硫化氢气体,研究了凹凸棒石黏土含量、活性金属氧化物含量、焙烧温度等因素在硫化氢脱除中对脱硫效率和硫容量的影响。通过IR、XRD及BET等测试手段,初步分析了复合脱硫剂的结构及其对脱硫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凹凸棒石黏土为主原料、添加20 %~30 %的活性金属氧化物后的复合脱硫剂具有稳定、良好的硫化性能,是一种良好的常温脱硫剂,对高浓度低流速的硫化氢气体具有较高的脱除效率和较大的硫容量。
    应用技术
    氯化氢尾气两段法间歇吸收工艺
    白 鹏,黄家铭,陈立峰,张力明
    化工进展. 2006, 25(1):  101. 
    摘要 ( 163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两段法水吸收对间歇排放的HCl尾气进行处理,在尾气达到环保排放标准的同时,获得有利用价值的盐酸产品。在两段法吸收塔的下段利用大流量稀酸循环吸收,上段用小流量清水吸收。研究表明,下段吸收液温度小于40℃为宜。在小试实验中,下段吸收液盐酸质量分数为1%~15%的条件下,吸收率可达到99.5%以上。在工业装置实验中,HCl的平均吸收率达到97.6%,吸收液循环可得到10%~15%(质量分数)的副产盐酸。
    复合型微生物絮凝剂与化学絮凝剂的复配及其应用
    靳慧,马 ,孟 ,杨基先
    化工进展. 2006, 25(1):  105. 
    摘要 ( 170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实验考察F2–F6复合型微生物絮凝剂分别与无机絮凝剂氯化铝、无机高分子絮凝剂聚合氯化铝、有机絮凝剂聚丙烯酰胺复配使用处理泥浆废水絮凝条件和絮凝效果,并对水源水和工业废水中的处理效果进行了测定。实验结果表明:F2–F6微生物絮凝剂与化学絮凝剂配合使用不仅获得了更好的净化效果,而且可大大降低絮凝剂的总投加量。
    产品与市场
    日本钛白生产技术现状、趋势及对我国的影响
    邹建新,张雪峰
    化工进展. 2006, 25(1):  110. 
    摘要 ( 125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介绍了日本六大钛白厂商的生产、技术、产品状况,分析了其产业发展趋势和对我国钛矿资源及钛白生产的影响。
    δ-层状结晶二硅酸钠的技术经济分析
    贾寿华,苏秀荣,万福贤
    化工进展. 2006, 25(1):  113. 
    摘要 ( 127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介绍了δ-层状结晶二硅酸钠生产方法及现状,分析了生产层硅的经济效益,展望了层硅的市场前景。
京ICP备12046843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994号
版权所有 © 《化工进展》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青年湖南街13号 邮编:100011
电子信箱:hgjz@cip.com.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