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杨谷湧. 硫化剂[J]. 世界橡胶工业,2011,38(6):14-19.[2] 赵英杰. 中橡协发布不溶性硫磺自律标准[J]. 2014,30(2):9.[3] 朱骏. 我国汽车子午线轮胎的发展和未来[J]. 化学工业,2010,29(10):9-13.[4] 李正西. 关于不溶性硫磺若干问题的探讨[J]. 硫磷设计与粉体工程,2006(3):27-31.[5] 尹春辉. 低温熔融法制备不溶性硫磺的高温稳定性研究[D]. 上海,华东理工大学,2014.[6] 蒋定建,方晓玲. 不溶性硫磺生产工序中稳定剂的选择及效果研究[J]. 山西化工,2014,34(3):15-18.[7] 王飞. 高热稳定性不溶性硫磺生产现状与技术发展[C]//2013年橡胶助剂专业委员会会员大会暨技术论坛,杭州,2013:322-329.[8] 陈杰. 气化连续一步法生产"三高"不溶性硫磺生产技术研究[C]//2013年橡胶助剂专业委员会会员大会,2013:63-67.[9] 孙露霞. 不溶性硫磺高温稳定性研究[D]. 青岛: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2.[10] 陈国强,产圣,李辉. 不溶性硫磺稳定剂的选择及效果研究[J]. 石油炼制与化工,2011,42(3):61-65.[11] 由文颖,王国成,刘晶晶,等. 不溶性硫磺的萃取和热稳定性研究[J]. 硫酸工业,2011(3):17-20.[12] 王柳英,邱祖民,刘钟薇,等. 不溶性硫磺含量及稳定性研究[J].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07,24(10):1333-1336.[13] 袁洪娟,王延臻,刘晨光,等. 充油不溶性硫磺制备方法的改进[J]. 精细石油化工,2006,23(6):13-16.[14] 徐承秋,黎振球,潘鹏勇,等. 连续生产高热稳定性不溶性硫磺的方法:中国,101343045[P]. 2009-01-14.[15] 邱祖民,陈益虎. 不溶性硫磺的提纯及高温稳定性研究[J]. 南昌大学学报,2002,26(2):103-105.[16] 侯宝军,刘红研,汪树军,等. 混合萃取剂对不溶性硫磺萃取效果及高温稳定性的影响[J]. 橡胶工业,2010,57(2):118-120.[17] Ralph E M. Progress for producing insoluble sulfur:US,2667406[P]. 1954-01-26[18] 武文良,王勇. 一种充油型不溶性硫磺的制备方法:中国,101037191[P]. 2007-09-19.[19] 孙志强,徐杰. 一种制备不溶性硫磺的方法:中国, 03133587.X[P]. 2006-02-15.[20] 李国平,邵永春,丁建华,等. 不溶性硫磺的制备方法:中国,ZL02157245.3[P]. 2008-4-30.[21] 张克娟,夏新兴,强音. 苯乙烯对不溶性硫磺的萃取效果研究[J]. 精细石油化工,2012,29(1):76-79.[22] 施凯,陈秉铨. 不溶性硫磺生产新工艺的研究[J]. 化工学报,1996,47(2):254-258.[23] 叶进春,葡筱辉,李国平. 不溶性硫磺的制备研究[J]. 精细化工,1997,14(3):30-32.[24] 黄伟,崔伟. 液相法生产不溶性硫磺[J]. 上海化工,2003(2):l6-18.[25] 王俊,欧阳福生,产圣. 不溶性硫磺新型抽提溶剂及抽提技术的研究[J].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2008,9(4):26-30.[26] 欧阳福生,顾娟,张宇,等. 不溶性硫磺新型萃取剂的研究[J]. 精细石油化工,2008,5(3):7-12.[27] 江碧清,吴卫民,李娜,等. 中品位不溶性硫磺的制备方法及其生产设备:中国,200510022529.4[P]. 2007-06-27.[28] 欧阳福生,毕玉晓,李波,等. 萃取剂分子结构对不溶性硫磺分离效果的影响[J].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4(4):482-486.[29] 欧阳福生,高鹏,李波. 溶解度参数法在开发不溶性硫磺新型萃取剂中的应用[J].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6(1):25-30[30] 欧阳福生,翁惠新,董元成,等. 一种不溶性硫磺的萃取方法:中国,200710118271.7[P]. 2010-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