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叶东升,贾铁英,牛东翔.浮式LNG气化和接收终端的发展及其对我国LNG进口的启示[J].化工学报, 2009, 60(s1):22-26.[2] 王志刚,王运龙,管官,等.长江中下游小型LNG船舶运输发展研究[J].中国造船,2013, 54(1):71-77.[3] 李健胡.美日中LNG接收站建设综述[J].天然气技术, 2010, 4(2):67-70.[4] 顾安忠.迎向“十二五”中国LNG的新发展[J].天然气工业, 2011, 31(6):1-11.[5] 顾灵伟.我国天然气利用现状[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3(13):262.[6] 刘浩,金国强.LNG接收站BOG气体处理工艺[J].化工设计, 2006,16(1):13-16.[7] 李兵,程香军,陈功剑.LNG接收站BOG处理技术优化[J].天然气与石油, 2012,30(5):27-30.[8] 李兆慈,王敏,亢永博.LNG接收站BOG的再冷凝工艺[J].化工进展, 2011,30(s1):521-524.[9] 付子航.LNG接收站蒸发气处理系统静态设计计算模型[J]. 天然气工业, 2011, 31(1):83-85.[10] 王彦,信鹏,高萃仙,等.LNG接收站蒸发气的发生与气量计算[J].油气储运, 2010, 29(5):363-364.[11] 孙宪航,陈保东,张莉莉,等.液化天然气BOG的计算方法与处理工艺[J].油气储运, 2012, 31(12):931-933.[12] 刘中华.LNG接收站BOG计算原理[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3(5):240.[13] 王红,白改玲,李艳辉,等.LNG接收站流程模拟计算[J]. 天然气工业, 2007, 27(11):108-109. |